刘信一边走路,一边感叹。凭借着回忆,还解开了心中长期以来的另一个谜团。
那就是:刘邦和刘交,究竟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穿越前,刘信自然也是读过部分《史记》、《汉书》的,知道这两本史书的记载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悖论。
《史记》中记载,白天还在刘信家一起吃喝的那个刘交,乃是刘邦的“同母弟”,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给人的感觉,是刘交与刘邦乃“同母异父”。
然而,到了《汉书》,却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记载,刘交其实是刘邦的“同父弟”。这给人的感觉,则刘邦与刘交乃“同父异母”。
《史记》和《汉书》都是权威严肃的史书,在关于刘交的身份的记载上,却完全相反,而汉朝的统治者、刘邦的后代们也不去纠正。那么,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究竟哪个对?
从身体残存的记忆中,刘信终于明白了真相。
原来,王氏改嫁后,很快又生了一个儿子。
由于继任的丈夫是个读书人,有文化,所以这个儿子并不像刘邦、刘仲、刘伯这三兄弟,没有名字,就用伯、仲、季之类的序号代名,而是认真地取了个名和字,字“游”,名“交”。
交,比蛟龙的“蛟”少了一个虫字边而已。
所以,如同《史记》所说,刘交确确实实,是刘邦的“同母弟”。
那么,为什么到了后来的《汉书》,又要把刘交改成刘邦的“同父弟”呢?
真相是,刘邦其实也不是刘煓亲生的。大泽遇蛟龙的事件发生后不久,王氏就生下刘邦,因此,刘邦其实也更有可能,是王氏和“蛟龙”、也就是她的继任丈夫所生!
换言之,如同《汉书》所记,刘交又确确实实,和刘邦是“同父”!
严格讲来,刘邦和刘交其实是“同父同母”,真正的一母同胞!
正因为是真正的“同父同母”、“一母同胞”,所以,几兄弟之中,刘交和刘邦的感情是最好的。
穿越前,刘信也曾经困惑过:刘邦为什么对刘交最为亲信、宠爱,反而对名义上和自己同父同母的大哥刘伯、二哥刘仲不怎么待见。
对大哥刘伯的不待见,自然体现在对刘伯唯一的儿子刘信,一直不怎么器重、信任上。如果说,这还有刘信母亲过去曾经敲过锅底、侮辱过刘邦的原因,那么,刘邦对二哥刘仲也薄情寡义,就很令人费解。
刘邦根本就瞧不起刘仲,当了皇帝之后,还不忘当众嘲讽他。嘲讽也就罢了,还让刘仲吃尽苦头,最后把刘仲逼上了死路!
但对于刘交,却是格外厚爱。
当上皇帝后,刘邦很快就封刘交为楚王。楚国和齐国,是与秦国并立的三大国之一。刘邦封自己的大儿子刘肥为齐王,所以,封刘交为楚王,这其实是除刘肥被封为齐王之外的,最显赫的一个封赏。
在汉代众多藩系中,楚藩的地位十分重要,当时统辖薛郡、东海、彭城共三郡三十六县,占有华东肥沃地区,是西汉初年势力最大的藩国之一。
try{ggauto();} catch(ex){}
对比一下刘仲,就更可看出刘邦对刘交的这种隆重封赏,确实不同一般。
作为哥哥,而且名义上还是刘邦同父同母的哥哥,刘仲却比名义上并非同父同母兄弟的弟弟刘交,还要晚一年才封王。
而且,刘仲后来是被封代王,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这里实际上是战乱之后的贫瘠之地,而且面临匈奴,不仅比刘交的封地差多了,也小多了,而且时刻要打仗,非常危险。
刘邦明明知道二哥刘仲没有什么本事,起码比刘交差,却为什么偏偏把他封到与匈奴对抗的第一线,这么危险的地方?
仅仅一年之后,匈奴入侵代国,刘仲根本无力坚守边疆,最后只好弃国独自逃回洛阳,刘邦对此大为恼怒,便立即下诏革去刘仲的王位,贬为合阳侯。
六年后,刘仲便抑郁而终。
而刘交,一直稳稳地当着他的楚王,当了三十二年!
都是兄弟,刘交的待遇,为什么比刘仲好这么多?
现在,刘信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只是因为,刘交才是刘邦实质上的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刘仲,以及刘信的父亲伯,其实才和刘邦“同母异父”,隔着一层。这就难怪刘邦后来亲疏有别,给他们的待遇完全不同!
由于刘交是刘邦的生母王氏改嫁之后才出生,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实事求是,说他是刘邦的“同母(异父)弟”。
到了班固写《汉书》时,则已经意识到,刘邦和刘交不仅“同母”,其实根本也就是“同父”。
不过,刘邦毕竟是刘煓养大的,一直认刘煓做父亲。那个年代,也没有基因测序之类的技术,无法确认刘邦究竟是刘煓亲生,还是刘交的父亲所生。
按照宗法礼制,刘邦只能认刘煓为亲生父亲,并尊刘煓为太上皇,尊刘煓后来娶的继室李氏为母,当太上皇后。自然,也只能认刘伯、刘仲为亲兄弟。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要把一切都改过来,说刘邦其实不是刘煓的亲生儿子,而是刘交的父亲所生,可想而知,造成的后果就严重了,难度也非常大。
时间已经过去几百年,许多事情查无实证,也很难真正彻底弄清楚了。再加上,与刘伯、刘仲的后人此时都已经湮灭了不同,刘交的后代,此时依然在大汉皇朝举足轻重,特别是在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论证自己是刘氏皇朝嫡系正脉,就会强行“认祖归宗”,让刘交名义上也奉刘煓为父,因此刘交与刘邦不仅事实上“同母”,而且名义上也“同父”了。而实质上,刘交与刘邦又确实“同父”。(这个父是那条“蛟龙”,而不是刘煓)
所以,《汉书》的记载,肯定刘邦和刘交“同父”,其实就是一种春秋笔法,既符合史实,又能满足各方需要。
想到这里,刘信对自己未来的命运,突然又多了一份明悟。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