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十根金条_重生1957:渔猎大兴安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还有两天就是正月十五,林川再次进了山。

这次他是独自一人,要去老虎涧,查一查特务到底在那儿隐藏了什么秘密。

大兴安岭的雪原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将整片山林吞入腹中。

林川踩着及膝深的积雪,每一步都像是从淤泥中拔出腿来。寒风裹着雪粒子抽打在脸上,皮袄的领口早已结了一层冰壳,刮得脖颈生疼。

他抹了把睫毛上的冰霜,抬头望向远处——两座刀削般的黑褐色山崖在风雪中若隐若现,中间那道狭窄的裂口,就是屯里人谈之色变的“老虎涧”。

前一晚他问路时,老张头用筷子蘸着苞米酒,在桌面上画出扭曲的路线:“要进涧子,得翻过三道冰梁子,路很不好走,早年间采参的摔死过两三个,骨头都叫野物叼干净喽。”

自从见识过林川的身手之后,他再也不提老虎涧“闹鬼”的事情。

此刻林川攥着枪的手指已经失去知觉,却仍能感觉到掌心已经磨出血泡。

他盯着几十米外那道横亘在山涧入口的冰瀑——那不是寻常的冰面,而是经年累月冻结的雪壳,像巨兽龇出的獠牙,层层叠叠倒挂着锋利的冰锥。

“得从右边绕……”

他哈着白气自言自语,靴尖试探着戳向冰瀑边缘。

突然脚下传来“咔嚓”脆响,积雪下竟露出半截灰白的鹿角,连着半边头骨空洞的眼窝正对着他。林川后颈一凉,这才注意到四周雪地里散落着更多骸骨:扭曲的狼颈椎、支离破碎的熊掌骨,甚至还有半埋在雪中的马蹄铁,锈迹斑斑的铁环上沾着暗褐色的冰碴。

贴着冰瀑小心翼翼地挪过去,老虎涧终于露出真容。两侧山崖几乎要撞在一起,只留下四五米宽的缝隙,积雪在这里堆积成陡坡,坡面上布满碗口大的冰洞——那是融雪时暗流冲刷出的陷阱。

林川解下背上的杉木杆,这是今早特意伐的,此刻横握在胸前,像撑船以般。

冰洞在脚下张着黑黢黢的口,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一脚踩空掉下去。

终于越过了冰面,走进了山谷,林川的靴子踩到了异样的坚硬。

他蹲下身扒开积雪,冰层下透出铁锈的暗红——半截三八大盖的枪管斜插在冰里,刺刀断口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巨力生生拗断。

再往前几步,雪堆里露出一角铁皮箱,箱体布满弹孔,掀开变形的箱盖,十几枚铜制弹壳滚落出来,在雪地上砸出清脆的响。

当视野豁然开朗时,林川的瞳孔猛地收缩。

眼前是个葫芦状的山坳,三面环着刀劈斧削的绝壁,积雪在这里堆积成巨大的漏斗。

最触目惊心的是漏斗底部,成堆的金属残骸从雪中支棱出来:扭曲的铁丝网缠着兽骨,塌陷的瞭望塔上挂着冰凌,半截履带板斜插在雪堆里,像巨兽折断的趾爪。

林川的靴子突然踢到个硬物。扒开积雪,露出个锈成褐色的齿轮,旁边有个铭牌,上面刻着歪扭的日文:“関東軍特殊部隊昭和18年”。

他站起身时,靴子又带起一串铜钮扣,在雪地里泛着幽光。

这些零碎的战争残骸像被山神嚼碎的骨头,经年累月地吐在这死亡山谷里。

在一堆破旧的设备旁边,林川终于发现了一道铁门。

它嵌在岩壁底部,门楣上垂着冰帘,门把手早已冻成冰坨。门缝里渗出的寒气舔舐着他的脸,像无数根冰针刺入毛孔。他抹了把额头的冰汗,把脸贴在门板上,仔细看了看。

没有锁孔,没有铰链转动的痕迹,整扇门仿佛是从山体里长出来的铁骨。

“不对劲……”

他喃喃着,指尖扫过门框边缘的冰壳。

突然,一道两指宽的金属凹槽在冰层下显露出来。用猎刀刮开陈年冰垢,凹槽尽头赫然镶着个生锈的拉闸,旁边用暗红色油漆刷着日文:"ディーゼル発電機作動"。

林川的呼吸陡然粗重起来。当年当侦察兵时学的战场日语碎片般拼凑——“柴油发电机启动"。他转头望向死寂的山谷,夕阳正将雪地染成血色,那些支棱在雪堆里的铁皮残骸突然有了新的意味。

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他开始在漏斗状的山坳里画着螺旋线搜索。

靴尖踢到半埋的钢盔,掀开一看,底下压着截断裂的输油管;扒开覆雪的空弹药箱,箱底黏着团黑胶状物质,指甲一掐便留下油亮的痕迹。

当他在岩缝里发现第三枚昭和十七年的汽油桶标牌时,忽然瞥见西侧崖壁上有团不自然的凸起。

那是张冻成硬壳的降落伞,尼龙布早已脆化成蛛网,却仍死死缠在突起的岩角上。

伞骨下压着个铁皮箱,箱体被冰层撑出裂纹,像朵绽开的金属花。

林川撬开箱盖的瞬间,浓重的柴油味混着冷空气直冲鼻腔。四只军绿色油桶整齐码放着,桶身”柴油燃料”的日文标识下,还有一行模糊的俄文字母。

“关东军和毛子的东西混在一起?”

他皱眉拎起一桶,结冰的燃料在桶内发出闷响。

降落伞的牵引绳突然断裂,半幅伞布裹着积雪扑簌簌滑落,露出箱底压着的牛皮纸文件。纸页上遍布褐斑,但还能辨认出交错的日俄双语印章,以及”诺门罕特别补给”的字样。他拿起文件看了看,又放了回去。

箱底反射出暗金色的光,拨开朽烂的棉絮,林川瞳孔骤缩。

映入眼帘的,是十根拇指粗的金条,整齐码放在一个盒子里。

林川的心头“突突”地跳了起来。

他拿起一根金条,仔细端详着。

金条上面錾着”满洲中央银行”的梅花徽,底部的钢印写着“奉天造币厂康德九年”。

林川皱起眉头。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伪满洲国的年号。

没想到特务咽气前念叨的”金条”,竟然在这里被发现,而且是伪满洲国的金条。

只是这个金条和这里的物资,看上去跟日俄战争有关,为什么会被那个特务惦记上?他又是如何知道金条的?还有,林川清晰记得,当时那个特务说的,这金条是美国人空投的,而现在来看,这应该是日本人空投的物资……

到底是怎么回事?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