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微服私访察民情,市井百态入君眼_穿越大唐做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在朝堂上与保守势力一番激烈交锋后,李轩虽暂时稳住了新政推行的局面,但王崇等人的反对声仍如阴云般笼罩在他心头。为了更真切地了解新政在民间的实施情况,以及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李轩决定微服私访。

夜幕降临,皇宫渐渐安静下来。李轩身着便服,带着张博和几个身手矫健的侍卫,悄然从皇宫侧门走出。他们穿过寂静的街道,很快融入了长安热闹的夜市之中。

夜市上灯火辉煌,人来人往,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李轩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却有些沉重。他知道,这繁华的背后,或许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问题。

他们首先来到一个卖小吃的摊位前。摊主是一位憨厚的大叔,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李轩等人坐下,点了几样小吃。在品尝小吃的过程中,李轩与摊主聊了起来。

“大叔,这生意可好?” 李轩笑着问道。

摊主叹了口气,说道:“唉,生意马马虎虎吧。这几年朝廷推行新政,虽说有些好处,可也有些麻烦。就说这商税,以前关卡多,税也重,现在虽说关卡少了,税也降了,可生意也没见好到哪儿去。”

李轩心中一紧,忙问道:“这是为何?”

摊主挠了挠头,说:“您想啊,以前商税重,货物价格自然就高,可大家都这么高,也没什么竞争。现在税降了,大家都想着多卖点货,价格就压得很低,利润反而薄了。”

李轩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新政在商业方面的推行,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离开小吃摊后,他们又来到了一个卖农具的店铺。店铺里摆满了各种新农具,这些新农具正是新政推行后推广的。李轩拿起一件新农具,仔细端详着。

“老板,这新农具卖得可好?” 张博问道。

老板苦笑着说:“好什么呀,这些新农具价格贵,虽说用起来省力,可老百姓手头紧,买不起啊。而且,有些农民习惯了老农具,对这些新玩意儿不太会用,也不太愿意买。”

李轩听了,心中暗暗自责。他只想着推广先进的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却忽略了百姓的实际购买能力和使用习惯。看来,在推广新农具方面,还需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同时想办法降低成本。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条小巷子。小巷子里光线昏暗,环境脏乱,不时传来阵阵恶臭。李轩皱了皱眉头,正要转身离开,却听到一阵痛苦的**声。

他们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正躺在地上,痛苦地**着。李轩连忙上前,蹲下身子,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这是怎么了?”

老人虚弱地睁开眼睛,看了看李轩等人,有气无力地说:“我…… 我病了,没钱看病,只能在这里等死。”

李轩心中一阵刺痛。他连忙让侍卫去找大夫,又从怀里掏出一些银子,塞到老人手里。老人看着银子,眼中满是感激,挣扎着要起身道谢。

李轩扶起老人,说道:“老人家,您不必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时,周围围过来一些百姓。他们看着李轩等人,眼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一个年轻人说道:“几位是外乡人吧?这长安城里,像老人家这样的穷人还有很多。虽说朝廷推行了新政,可真正受益的,还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

李轩听了,心中一阵难过。他知道,新政的推行还任重道远,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向百姓们询问了一些关于新政的看法和建议,百姓们纷纷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离开小巷后,李轩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他没想到,自己一心推行的新政,在民间竟存在这么多问题。他深知,自己不能再坐在皇宫里,听着大臣们的汇报来制定政策了,必须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需求。

回到皇宫后,李轩连夜召集张博等心腹大臣,将自己微服私访的所见所闻告诉了他们。大臣们听后,也都深感震惊。

“陛下,看来我们在新政推行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张博说道。

李轩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们不能只看到新政的表面成效,而忽略了实际问题。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对新政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调整,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真正惠及百姓。”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轩和大臣们日夜商讨,对新政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在商业方面,制定了合理的价格调控机制,避免商家恶意竞争;在农业方面,加大对新农具的补贴力度,同时组织农技人员下乡,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在民生方面,设立了专门的救助机构,帮助那些贫困百姓。

经过这次微服私访,李轩对新政的推行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他深知,改革之路充满艰辛,但只要心中装着百姓,不断努力,就一定能为大唐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在未来的日子里,李轩将继续在改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带领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