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技术互助小组_60年代:签到万物,悠闲生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挂断电话后,李向明稍微松了一口气。他知道,种子的问题有了着落,接下来就是技术指导和安抚乡亲们的情绪了。他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开始规划今天的工作。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赵铁柱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坚定:“李厂长,我们准备出发了。”

李向明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好,你们辛苦了。一定要把技术要点讲清楚,让乡亲们放心。”

赵铁柱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他回到桌前,继续翻看文件。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一封未拆封的信上。信封上写着“急件”两个字,让他心中微微一紧。他迅速拆开信封,抽出信纸。

信是另一个合作农场的负责人写来的,内容简短却急迫:

“向明同志:

我们这边的杂交小麦推广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部分村民对新技术不太信任,担心产量不如传统小麦。希望你能抽空过来一趟,给我们讲讲杂交小麦的优势,安抚一下乡亲们的情绪。

盼复。

合作农场老张敬上”

李向明看完信,微微皱眉。他深知,乡亲们的信任是推广杂交小麦的关键。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老张的号码:“老张,我是李向明。我知道你们那边的情况也很紧急,我会尽快安排时间过去。你们先稳住乡亲们的情绪,我争取明天就到。”

电话那头传来老张感激的声音:“向明,那就麻烦你了。乡亲们都在盼着你呢。”

李向明微微一笑,挂断电话。

李向明放下电话,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站起身,拿起桌上的笔记本,迅速翻到空白页,开始用笔飞快地记录起来。他的眉头微微皱着,手指在纸上划过,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写下了几个要点:技术指导、种子补发、安抚情绪,并在每个要点下划了几道着重线。

写完后,他抬起头,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处的田野。细雨依旧在飘洒,田野被一层薄雾笼罩,显得有些朦胧。李向明微微叹了口气,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他知道,时间不等人,每一分钟都可能影响到杂交小麦的推广。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副厂长老王走了进来。他看到李向明正在沉思,便没有立刻开口,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中透着一丝关切。

李向明察觉到有人进来,转过头,微微一笑:“老王,情况怎么样了?”

老王走过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我刚和种子供应部门联系了,他们答应尽快调配一批种子过来。不过,运输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估计要到明天才能到。”

李向明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满意:“那就好,时间虽然紧,但至少有了着落。老王,你辛苦了。”

老王摆了摆手,语气中透着一丝憨厚:“这都是应该的。不过,李厂长,乡亲们的情绪确实比较激动,我们得尽快去安抚一下。”

李向明点了点头,站起身,拿起笔记本:“走,咱们现在就去。老赵那边已经出发了,我们也得抓紧时间。”

两人走出办公室,外面的雨已经停了,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潮湿的气息。田野上的雾气渐渐散去,露出一片片嫩绿的麦苗。李向明深吸了一口气,微微皱眉,心中想着如何更好地安抚乡亲们的情绪。

他们来到农场的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乡亲们看到李向明进来,纷纷站起身,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和焦虑。李向明快步走到讲台前,环顾四周,微微一笑:“乡亲们,我知道大家心里都着急,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想和大家好好说说。”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种子的问题我们已经在解决了。上级部门已经答应尽快调配一批种子过来,最晚明天就能到。请大家放心,不会耽误大家的播种。”

乡亲们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松懈的表情,但仍有几个村民忍不住问道:“李厂长,那我们已经种下去的那些,发芽率不高怎么办?”

李向明微微一笑,语气中透着一丝坚定:“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出发,去各个村子进行现场指导。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发芽率一定会提高。而且,我们还会给大家补发一些种子,确保大家的麦田都能种满种好。”

他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眼神中透着一丝鼓励:“乡亲们,杂交小麦的推广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好。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希望大家能相信我们,相信科学。”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专注地听着李向明的话。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子力量。乡亲们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他们知道,李向明不会让他们失望。

就在这时,赵铁柱从门外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透着一丝兴奋:“李厂长,我们已经到了几个村子,现场指导的效果不错。乡亲们看到我们这么用心,情绪也缓和了不少。”

李向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老赵,辛苦了。大家也都辛苦了。”

他转过身,面向乡亲们,语气中透着一丝温暖:“乡亲们,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回去后,如果还有任何问题,随时和我们联系。我们会一直陪着大家,直到杂交小麦丰收的那一天。”

乡亲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感激。

在李向明和技术团队的指导下,杂交小麦的种植技术逐渐在农场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农民开始熟练掌握了这些新技术,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有最初的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信和期待。

这些农民们在实践中发现,新技术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困扰,于是他们开始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技术互助小组”。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农场的田野上,麦苗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叶,微风拂过,麦浪轻轻摇曳。

李向明带着技术团队在田间巡视,查看杂交小麦的生长情况。

他穿着一件旧中山装,袖口微微卷起,裤脚上沾满了泥土,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坚定。

“李厂长,您看这麦苗长势不错,再过几天就能分蘖了。”技术员小张指着一片麦田说道,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李向明点了点头,微微一笑:“是啊,今年的天气不错,只要后期管理跟上,肯定是个丰收年。”

他们正说着,不远处传来一阵热闹的讨论声。李向明抬头望去,只见一群农民围在一起,手里拿着工具,似乎在讨论着什么。

他微微皱眉,心中有些好奇,便带着小张走了过去。

走近一看,李向明发现这群农民正是之前接受过技术指导的“技术互助小组”。

他们围成一圈,中间是一位名叫老李的农民,他正拿着一株麦苗,仔细地讲解着种植要点。

老李的脸上带着一丝自豪,眼神中透着专注。

“你们看,这麦苗的根系要发达,这样才能吸收足够的养分。播种的时候,深度一定要控制好,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老李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动作显得有些笨拙,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认真。

周围的农民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附和。其中一位年轻的农民小声问道:“老李叔,那要是遇到病虫害怎么办?”

老李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一丝自信:“这个简单,我们之前学过,要及时观察麦苗的叶子,发现虫害要及时处理。可以用一些低毒的农药,或者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李向明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微微点头,心中暗暗感叹:这些农民们不仅学会了技术,还能互相帮助,传播经验,这正是他一直期待看到的场景。

“老李叔,你讲得真好,我都听明白了。”一位年轻的农民兴奋地说道,眼神中透着一丝崇拜。

老李哈哈一笑,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小张,你这小伙子脑子灵光,肯定能种出好麦子。大家一起努力,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李向明看到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温暖。他走上前,微微一笑:“老李,你们这互助小组搞得不错嘛,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老李看到李向明,脸上露出一丝惊喜:“李厂长,您来了!我们正讨论着呢,这些技术可真是好用,大家都学得很快。”

李向明点了点头,环顾四周,眼神中透着一丝鼓励:“老李,你们做得很好。这种互助模式,不仅能提高大家的技术水平,还能增强大家的信心。以后,我们会在更多的村子推广这种模式,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周围的农民们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一丝期待的笑容。一位中年农民说道:“李厂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向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好,那我就放心了。大家继续努力,有什么问题随时和我们联系。”

说完,他转身走向不远处的另一片麦田,继续巡视。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显得格外温暖。

他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要如何进一步推动这种互助模式,让更多农民掌握新技术,共同迎接丰收的到来。

李向明带着小张继续在田间巡视,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麦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图案。

他走得很慢,不时弯下腰,仔细查看麦苗的生长情况。

小张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本记录本,认真地记录着李向明的指示。

“李厂长,这片麦田的长势好像有点慢。”小张指着眼前的一片麦田,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李向明蹲下身子,轻轻拨开麦苗,仔细观察着根部的情况。

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手指轻轻触摸着麦苗的根系,似乎在寻找问题的根源。

过了一会儿,他微微皱眉,说道:“这片麦田的土壤有点板结,可能是施肥的时候不够均匀。我们得尽快安排人来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小张点了点头,迅速在记录本上写下李向明的指示。

他抬起头,看到李向明已经站起身,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小张,你去通知一下技术团队,让他们过来处理。另外,安排几个互助小组的成员过来帮忙,他们对这些技术已经很熟悉了。”

小张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开。

李向明则继续沿着田埂向前走去,他的目光扫过一片片麦田,心中默默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不远处,一群农民正在劳作,他们看到李向明走过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向他打招呼。

李向明微笑着回应,走到一位正在浇水的农民身边,问道:“老王,这水浇得怎么样?”

老王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憨厚的笑容:“李厂长,这水浇得正好,麦苗长势也不错。多亏了您和技术团队的指导,我们才学会了这么多新技术。”

李向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老王,你们做得很好。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老王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李厂长,您说的那些新技术,我们都很感兴趣。要是能再多学一些,说不定还能再提高产量。”

李向明微微一笑,心中有了主意。他转身看向不远处的另一群农民,他们正在讨论着种植技术,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李向明心中一动,决定进一步推动这种互助模式。

他快步走到那群农民身边,微笑着说道:“大家讨论得这么热闹,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

农民们看到李向明过来,纷纷停下讨论,脸上带着一丝羞涩。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