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徒步走到了军营的校场,只见,自己麾下的官兵们,正在校场练习用拉栓步枪打靶子。
“砰——!砰砰——!!砰砰砰——!!!”
辽造13年式拉栓步枪开火的声音不绝于耳。
枪声止息后,一名军官走到向靶子的方向,一一检验每一个靶子,由于靶子的数量太多,过了好一会儿后,才检验完毕。
“一号靶八环”
“二号靶九环”
“三号靶八环”
“四号靶十环”
“五号靶八环”
……
几乎每一个练习打靶子的士兵,都犹如神枪手一般,或是百发百中,或是接近百发百中。
即便,他们已经投降日寇当了伪军,依然保持着每天艰苦训练的传统。
王安麾下的每一名普通士兵,放到其他军事单位都是一等一的精兵。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部分由华夏人组成的军队,平时都是不怎么训练的,除了其中极少数百战幸存的军人比较厉害之外,绝大部分军人都是弱兵,自然没法和天天幸苦训练的军人相比。
王安看着靶场上的士兵们,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暗想道:“他们如此训练有素,等到了正式发动起义的时候,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是我反抗日军的资本”
一想到这里,王安便感受到了一丝欣慰,原本无比沉重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一些。
就在王安沉浸在欣慰之中时,身后传来了脚步声。
顺着脚步声转过目光,只见,王茂出现在自己的身后。
此时的王茂,已经换了身衣服,平民的服饰换成了军服。
其实,王茂也是伪满洲军的一名军官,前些天请假回家探亲,结果,居家期间亲眼目睹了亲人被日寇屠戮的惨剧。
或许是因为王茂有伪满洲军的身份,才从全副武装的日军手里侥幸逃脱,回到了酒台县城内的军营。
王茂用充满友善和敬重的眼神看向王安,满脸都是很友善的神情,用十分随和的语气说道:“刚刚,太君跟我说了,过段时间,县城内的所有日军和大部分满洲军,出城围剿抗日游击队,你麾下的部队留守在县城内”
王安故意装出一副很重视日军指令的模样,全程仔细倾听着,一边听一边露出无比恭敬的神情,仿佛是在听宫廷太监宣读圣旨。
王安知道,现在,发动起义的时机未到,还不能暴露自己想发动起义的念头,现阶段,必须伪装成很忠于日军的模样。
王安毕恭毕敬地敬了个军礼,用充满恭敬的语气说道:“能倾听太君的旨意,可真是我的福气,我一定会根据太君的要求,守好酒台县城。”
王茂见此情形,便在心中暗想道:“看来,我哥哥畏惧日军的武力,即便亲人被日军屠戮,依然愿意顺从日军来换取生存,我一定要将我发现的情况告诉太君,太君应该会奖励我许多钱。”
试探过王安后,王茂没有多说一句话,更没有展现出任何情绪,一副很平静的模样。
随后,王茂便转过身,朝日军指挥部的方向走去,渐渐走到了酒台县城内的日军第44步兵大队指挥部,面见日军第44步兵大队的大队长——岛津兵卫。
岛津兵卫用充满藐视和轻蔑的眼神看向王茂,满脸都是不屑之色,一副很瞧不起王茂的样子。
扶桑人也是人,只要是人就瞧不起伪军。
岛津兵卫操着不太流利、不太标准的汉语询问道:“王安有没有想要反抗的念头?”
王茂面朝岛津兵卫,满脸都是谄媚之色,用无比谄媚的语气说道:“回太君,根据鄙人的观察,王安畏惧日军的武力,只敢继续顺从日军,没有丝毫敢反抗的念头”
站在岛津兵卫身旁的日军大尉——松田门一郎,也露出了充满鄙视、轻蔑、不屑的神情,用很瞧不起人的语气说道:“我就知道,像这种胆小如鼠的人,即便父母被杀,也不可能敢反抗”
与此同时,岛津兵卫取来一个金属匣子,打开匣子后,便能看见里面满满一匣子的金条。
岛津兵卫将匣子递给王茂,王茂很开心地接过匣子,检查一番后发现,果真装满了金条。
“王桑,这是奖励给你的。最近,满洲军第八旅的旅长病死在家中,往后,你就是满洲军第八旅的旅长,统领数千名官兵。三天后,你率领你麾下的数千名官兵,和我们一起出城围剿抗日游击队,而王安麾下的上千名官兵,则是在三天后留守县城内。”
“多谢太君,鄙人感激不尽,往后,一定誓死追随太君,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岛津兵卫露出了无比满意的神情,心想:“大部分满洲军的军官,都是因为迫不得已才加入我们,随时有可能背叛我们,而王茂就不一样了,只要给王茂足够的好处,王茂就会忘记和我们之间的一切仇恨,对我们忠心耿耿。”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