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即将收编其他抗日武装队伍_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酒台县城

华夏军第七团指挥部

王安坐在指挥部内,目光看向窗外的操场,只见,操场上,华夏军第七团的官兵们正在训练。

因为,系统答应过,每天都会按需提供补给,因此,训练用的弹药一直都很充足,每天都可以像以往一样用大量的弹药来练习开火的准头。

对此,无人觉得不对劲,因为,系统说过,无论系统奖励什么,都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王安一边看着正在训练的部下们,一边在心中暗想道:“我麾下原本只有上千多人,经过了之前的苦战后,又有了轻微的战损,人数更少了!之前,日伪军攻打酒台县城,我麾下的兵员数量,甚至无法同时据守每一面城墙”

“好在日伪军的人数也不是特别多,无法同时攻打四面城墙。”

“如果,当时,日伪军同时攻打四面城墙的话,肯定能攻破城池!”

“我觉得,我需要招募更多的军人,来为日伪军新一轮反扑做准备。”

片刻后,耳边传来了门被推开的声音。

一名勤务兵走到王安的面前,用充满恭敬的眼神看向王安,毕恭毕敬地敬了个军礼,随后,将手中的报纸递给了王安。

“王团长,这是最新的报纸”

王安从对方手中接过报纸,开始阅读。

自从东四省沦陷后,东四省境内一直都有地下报社在发行宣传抗日的报纸,即便,已经有部分地下报社人员惨遭日伪军捕杀,幸存下来的地下报社人员,依然在坚持发行宣传抗日的报纸。

而这一类宣传抗日的报纸,也是王安最喜欢阅读的刊物。

随着时间渐渐流逝,王安渐渐读完了报纸头条新闻。

这一期的报纸头条新闻,是宣传抗日游击队的头条新闻。

在距离酒台县城三十多公里的深山老林内,有东北军第77师的残部。

918事变后,东北军第77师不愿意撤退、不愿意投敌,而是选择了奋起抵抗。

一开始的时候,该师还能以阵地战的形式和日军硬碰硬,然而,随着时间的持续,东北军第77师的战损越来越严重,实力也逐渐下降。

大部分隶属于东北军第七十七师的官兵们,或是战死沙场,或是因为看不见抗战胜利的希望而投敌当了伪军,抑或是逃离了军队,从此过上了平民的生活,只有极少数官兵跟随第77师的师长——吕侯,退守深山老林,继续抵抗日军。

退守深山老林之后,该师的实力已经不到满编状态时的一半了,因此,只好放弃硬碰硬的阵地战打法,改用纯粹的游击战打法。

若是遇见日伪军的野战部队,能躲开尽量躲开,若是遇见日伪军的后勤辎重部队,就利用山林地形伏击敌军,若是遇到了落单的日伪军,则是冲上来包围歼灭!每个星期都会跑到日伪军的军营附近放冷枪!

依靠着游击战打法,不仅仅不再像之前那样战损严重,偶尔,还能缴获日伪军的物资和武器弹药,累计杀敌的数量也渐渐增多。

王安率领第七团发动起义之前,日军第44大队和满洲军第8旅,就曾经尝试前往围剿东北军第77师残部,结果,还未到达作战地点,就得知了王安率领第七团起义的消息,被迫折返回来攻打华夏军第七团,被华夏军第七团重创后,被迫撤往宫岭县城休整。

可以说,是王安和王安麾下的华夏军第七团,使东北军第77师残部在近期内免去了一场恶战!

王安在心中暗想道:“或许,可以尝试着收编东北军第77师残部,来扩充我麾下的兵员数量规模,不管怎样,他们也接受过大量军事训练,并且,实战经验丰富,肯定比刚入伍的新兵能打多了!”

……

……

与此同时

……

……

距离酒台县城三十多公里的一处山林

地势高低不平的黑土地上,长着一棵又一棵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以及,成片成片的低矮草丛。

不远处,时不时传来鸟啼声、野兽嚎叫的声音,以及,大风从树林中吹过产生的声音。

若是在这里行走一段时间,便会发现此地是一处山坡。

顺着山坡往上走,便会看见一个土坟,坟墓前有一块手工自制的石碑,石碑上刻着东北军第77师的师长的名字——吕侯。

坟墓内,埋葬着东北军第77师的师长的尸骨。

东北军第77师残部刚退守深山老林的时候,师长——吕侯,就因为伤口感染、缺少药品,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被生前的部下们安葬在此地。

日军多次有机会破坏吕侯的墓地,然而,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军很敬佩像吕侯这种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人,因此,吕侯的墓地一直保存到现在。

墓地的不远处,有一座又一座军帐,便是东北军第77师残部的营地。

原本有两万人的东北军第77师,此时,只剩下五百人,幸存的官兵们自行调整编制,从一个师缩编成了一个营,营长的名字叫——张龙。

该营是东北军第77师最后的一个营。

此时此刻,张龙正坐在最大的一座军帐内,看着身边满是瘦骨嶙峋、面色蜡黄的战友们,耳边不断传来伤兵们的哀嚎声,不由自主地在心中连连叹气。

张龙的身旁,坐着东北军第77师残部的二把手——王二虎,以及,三把手——李忠。

张龙询问王二虎和李忠:“我听见伤员在哀嚎,上次缴获来的药品,用完了吗?”

李忠和王二虎满脸都是无奈之色,眼神中充满了忧愁的情绪,两人的嘴巴连连叹气。

“哎——!还没有用完,不过呢,也快用完了。”

自从,张龙成为东北军第77师残部的一把手后,改变了以往的作战策略,开始使用纯粹的游击战打法,不仅仅每次作战的战损减少了许多,偶尔,还能从日伪军手里缴获一些武器弹药和物资。

因此,李忠和王二虎很佩服张龙,对张龙言听计从。

李忠是东北讲武堂军校的毕业生,学的是炮兵专业。

东北军第77师最后的炮兵单位,都集中在李忠的麾下。

目前,东北军第77师残部仅有的两门80毫米口径迫击炮、一门92式步兵炮,就是在张龙的指挥下伏击日伪军运输队缴获来的。

王二虎也曾经在东北讲武堂军校就读,学的是工程兵专业,擅长将手榴弹、炸药包改造成地雷,擅长排除地雷、埋藏地雷,擅长爆破,多次在伏击日伪军后勤辎重部队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自从张龙开始担任一把手后,偶尔能靠着伏击日伪军后勤部队缴获物资,可是,每次缴获来的物资数量都十分有限,经常面临补给不够用的窘境,很多时候,药品不够用,就只能优先给更有价值的伤兵治伤,食品不够吃就只能挖野菜。

经常吃野菜,一个个都因为缺少营养而瘦骨嶙峋、面色蜡黄,却不敢用手中的枪打猎,生怕枪声引来大军围剿。

光是补给不够用的问题,就足以令张龙、王二虎、李忠很无奈了!

就在这时,李忠提议道:“我听说,驻守酒台县城的第七团,在近期内发动了起义,占领了整个酒台县城,要不,我们前往酒台县城投奔他们吧,或许,能分到手一部分补给”

张龙用很严肃的语气,提醒道:“我也希望,这个信息是真实的,可是,目前,还无法确认这一信息的真假,这一消息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只是鬼子放出去的谣言。”

王二虎用很无奈的语气说道:“哎——!我多么希望,能亲自确认一下这一消息的真假,如果,我们能够驻扎在县城内就好了。”

片刻后,一名参谋走进军帐内,满脸都是焦急之色,眼神中满是焦躁不安和无比紧张的情绪!

“不好了!根据最新获得的情报,一队日伪军正朝我们杀来!我们即将再一次面临日伪军的围剿!”

……

……

与此同时

……

……

急琳省,酒台县城

华夏军第七团军营

王安走到了军营内的校场,观看部下们训练。

就在这时,一名团级参谋气喘吁吁地跑到了王安的面前,喘了几大口粗气后,挺直身子,用充满敬重的眼神看向王安,满脸都是恭敬之色,毕恭毕敬地敬了个军礼。

“王团长,根据我军侦察兵看到的情况,一队日伪军正一路杀向东北军第77师残部活跃地区!”

“日伪军所出动的兵力,总共有一个五百人的扶桑陆军大队、一个两千多人的伪满洲军加强团、一个一千多人的兴安军骑兵团!”

抗日战争时期,扶桑人征服了部分蒙古族居住地区,并招募了蒙古族伪军,为扶桑效力的蒙古伪军被世人称呼为——兴安军。

兴安军以骑兵为主力,从上到下无不作恶多端!他们不敢对扶桑人狠,不敢对北极熊国人狠,不敢对外蒙古人狠,只敢对华夏同胞狠!

在抗日战争初期,兴安军的作恶程度,甚至比兴安军的扶桑主子还要过分!

抗日战争初期的扶桑军,从来不对平民身份的扶桑同胞下狠手,到了抗战中后期,扶桑国的国力因长年累月的战争损耗严重,渐渐无法为前线军队提供充足的补给,部分扶桑军队因为严重缺少补给,才开始有了扶桑军队对扶桑平民下狠手的记录。

而抗日战争初期的兴安军,却常常对同为蒙古人的同胞下狠手!抢夺蒙古同胞的财产,杀戮蒙古同胞的生命!许多牧民家庭因为被兴安军劫掠,一夜间财产全无、家破人亡!甚至,仗着自己是正规军,对汉人平民和其它华夏少数民族也是同样狠毒!

王安一听见“兴安军”这个名词,就不由自主地感觉到愤恨!眼神中满是愤恨的怒火!神情渐渐变得略微狰狞!向上举起握成拳头的右手!

“传令下去,军队立刻集结,前去解救东北军第77师残部,顺带着好好收拾兴安军一顿!”

“遵命!”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