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北来到煤矿后在周围村子逛了两天也没能查到什么线索。
这天早上杨向北正吃完早饭正打算去矿上询问一些情况,没想到张伟一行人开着车直接进了矿区。
等车队进了矿区后,杨向北也跟着进矿区拿出提前开好的介绍信找到了煤矿的后勤部。因为砖厂烧砖用煤,所以砖厂和煤矿这边关系还是挺好的,杨向北也跟着厂长来过几次。
杨向北很顺利的找到了后勤部主任寒暄了一阵后,杨向北本来就是砖厂后勤主任,就说这次过来是以砖厂采购梨子太多砖厂消化不了,就过来问问煤矿这边要不要。一听有这好事煤矿这边主任马上道:“你来的可太是时候了,我正愁着中秋的福利呢,你就给我送好消息来了,”两人商量好正事后,杨向北漫不经心的打听起林场张伟车队的事情来。
后勤部主任对车队的事情知道的不多但他提供给杨向北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林场的车每次来送木头都会在矿上住一晚才走,其实从煤矿这里回到林场开车也就三个多小时,很多时候当天送木头过来,中午就能卸完货,但是林场的车队并不着急走,也还是要在煤矿过一夜才走。后勤主任还跟杨向北开玩笑说林场车队的人太懒,故意拖延时间。
得到了重要线索的杨向北也不打算多呆了,跟煤矿后勤主任告辞后,回到了招待所换了身衣服,又化了妆贴了胡子,戴着眼镜后在招待所拿了两份报纸到了对面的国营饭店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要了两个小菜边吃边看报纸。这个位置透过窗户正好能看到招待所门口。
杨向北没等多久就看到张伟一行人来到招待所开房,他们都是不差钱的十个人开了五个双人间,张伟几人开好房后拿着东西往楼上走,看着几人拿好钥匙准备上楼,杨向北赶紧从饭店出来,也拿出钥匙跟着几个人一起往楼上走。四个人住二楼剩下六个人住三楼,刚好跟杨向北同一个楼层。他们拿钥匙开门进屋,杨向北也拿钥匙开门,那边人看到了也并没有怀疑什么。
杨向北回到房间后就趴在门上听着走廊里的动静。听着那些人都进了房间走廊里安静下来。杨向北打开背包翻找了起来,来这边之前林青苗特意给杨向北找了两个窃听器,刚刚他已经确定了张伟的房间,待会儿要找机会把这个窃听器放到张伟房间里。
很快走廊里又热闹起来,原来是张伟一行人准备去吃饭,杨向北眼睛一亮机会来了。杨向北趴在窗台上看到张伟一行人进入对面的国营饭店后,开门出了房间,用两根铁丝撬开张伟的房门,把窃听器放到了一个枕头里,这年头的枕头都是荞麦皮的放一个小小的窃听器进去根本就摸不出来。杨向北简单的看了一下张伟的行李没发现什么异常,把窃听器放进他的行礼中后,就把房间恢复原样离开了。杨向北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一边爬在窗台看着下面的国营饭店,一边调试窃听器。
吃完饭后有3人回了招待所,其他人去了别处。杨向北并没有去跟踪那些人,而是死盯着张伟。张伟回到到房间后跟同房间的人兴奋的道:“大哥,加上今晚的这些应该就够用了吧”张伟懒洋洋的应了声:“应该够用了,这次的如果能成事,够那些人喝一壶了。”那人还想说什么被张伟给打断了:“别说了,小心隔墙有耳,早点睡,晚上我们还有事”后就没再说话了,没一会就有呼噜声传了过来,杨向北没有结束监听,半个小时后确定这伙人暂时不会有行动,杨向北出门一趟,也就不到十分钟就回来了,回来后就继续带着耳机监听隔壁的动静。
晚上9点左右的时候,隔壁几个开始有了大的动作,他们离开宾馆上车开出镇子,杨向北也赶紧找人跟了上去,还好他提前联系了战友,得到了组织上支持,他们开着车远远的跟着张伟一伙。半个小时候他们来到一个村子,此时整个村子只有一个房子有亮光,杨向北带着人跟了过去。
在这个紧张而混乱的夜晚,杨向北和他的特种兵队伍迅速而果断地展开了行动。张伟一伙正忙着将一箱箱的物品从屋内搬至地下室。看准时机,随着杨向北的一声“行动”,二十几名特种兵如同离弦之箭,瞬间冲进屋内,将屋内的人员一一控制。
面对这些训练有素的特种兵,屋内的人虽然试图反抗,但终究不是对手,三两下就被制服得服服帖帖。张伟在看到抓住他的人是杨向北时,眼中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他喃喃自语道:“是你!”然而,容不得他多想,后面的人便推了他一把,催促道:“墨迹什么,快走。”
很快,屋内的人都被抓上了车。杨向北走进屋内,随手打开一个箱子,只见里面装的竟然全都是炸药。这些炸药原本是用于煤矿炸山的,但如此大量的炸药聚集在此,显然有着不同寻常的用途。杨向北心中暗自思忖,他们究竟要这么多炸药干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只有等回去审问一下才能得知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