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对峙_手刃渣爹,从死囚营到暮登天子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阿嚏。”李素顿了一下脚步,重重的打了一个喷嚏,“谁又在念叨我?!”他疑惑的揉了揉鼻子,然后快步的离开了先锋军大营。

……

“都明白接下来的任务了么?”

李素抬眼淡淡地扫了一眼营帐里的数十个人。

“为什么……要让咱们去守粮线?”

一个什长挠了挠头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是咱们有谁做错了事情吗?”

“没有谁做错了事情,这是齐将军亲自下达的命令。”

“我知道大家更愿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粮线相比上阵杀敌,更为重要。”

李素轻声说道。

“俺就是因为要杀羯罗人才来到边关的,让俺去守粮线,这简直比杀了俺还难受。”操着禹州口音的魁梧汉子瓮声瓮气的说道:“俺不去!”

李素看了一眼这个人,有些头疼。

魁梧汉子名叫王大胜,早些年曾跟着父母在边关讨生活。元康年间一次羯罗人的侵扰中,其父母双双殒命,他在父母的尽力掩护下才留下了一条命。最后捧着父母的骨灰回到了故土,禹州。

也由此,王大胜记恨上了羯罗人。回乡之后靠着朝廷拨下来的恤银经营了一个菜摊子,勉力维持生计,剩下大部分时间呢,他就自己摸索武艺,锻炼身体,以期待能够有一天为父母报仇。

直到这次听说了一些小道消息,他直奔边关。

而且,目前军队中大部分都是跟羯罗人有着血海深仇的人,在他们的眼里,打羯罗不单单是国家大义,更为重要的是数之不尽的血海深仇!

“军队有军队的命令。”李素沉吟半晌,郑重地说道:“想杀羯罗人并不一定要在正面战场,作为你们的顶头上司,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粮线上能够杀羯罗人的机会更多。”

“下去准备吧。”

李素没有再给他们纠缠的机会,直接起身走出了营帐。

……

在李素带人去粮线的时候,虞朝和羯罗之间的战争也正是拉开了帷幕。

真正的古代战争并非是电视剧或者书中所写的那样两方各自出一位战将交手,分出公母之后一方撤退一方追击。双方的见面犹如碰到了自己的杀父仇人一般,根本按耐不住那种急切想要报仇的情绪。

齐州平手里的腰刀高高扬起的时候,两股钢铁洪流就碰撞在了一起,整片战场杀声震天,血腥气也迅速弥漫开来,让这一片区域都笼罩上了一层红色的雾气。

骑卒相对,很明显的,这些羯罗人更占上风,他们不光近战能力突出,其射术也是远远的超过了虞人。因此甫一交手,成片的黑甲犹如割麦子一般掉落下马。

对于这样的情况,齐州平早有预料。

就在骑卒溃败,羯罗人穷追不舍的时候,斜刺里又冲出一道黑色的洪流,他们犹如一柄锋锐无比的宝剑,生生将羯罗骑卒分割成了两节,而溃败的骑卒也在此时调转了马头,将一部分羯罗人包在了口袋里。

齐州平露出一抹冷笑,腰刀一挥,身后两万步卒犹如潮水一般涌了上去。骑卒和重甲的目的在于围困,而这些步卒的目的就是屠杀了。

包围圈之外的羯罗人看着一大批人被围困,他们非但没有退却,反而更加激起了他们的血性,一部分略微调整之后冲击包围圈,另一部分则是选择用弓箭远距离杀伤。

可是他们小觑了后来的万余骑卒。

这些骑卒虽然跟最开始的骑卒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身黑甲。可是前者身上所穿戴的甲胄都是二十斤左右的轻甲,只能勉强抵抗弓箭射击,减轻伤害。可是后者则是边军中赫赫有名的'熊军'!

他们一般身着七八十斤重的甲胄,不单单覆盖了身体上的要害部位,就连关节,脖子,或是面部都覆着一层甲胄。面对这些弓箭,甚至是近距离的冷兵器搏斗,都极其有效。

所以面对羯罗人远程的弓箭骚扰,他们连躲闪都不用,而那些冲上来的羯罗骑卒,他们也只需要机械性的挥动着手里的长刀……

“让他们撤下来吧。”

“后来的这些黑甲骑卒,是虞人最为精锐的重甲骑兵。”

“硬碰硬,我们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

李素和眯着眼看着战局轻声说道。

一旁的郑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老朽…也曾碰上过这些重甲骑兵,咳咳,这样看来,虞人果然早已有了准备。”

“熙真还是有些不成熟啊……”

低沉的号角声响起,战场上,羯罗人陆陆续续的撤了回来。

至于被围困的千余人,早已经倒在了地上,只剩下一些战马孤零零的游荡……

一开始便收获了丰硕的战果,齐州平没有选择追击,同样将军队召了回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是客军,并不是很熟悉戈壁上的一些情况,而这些主场作战的羯罗人在这一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逐步蚕食才是最好的选择。

……

黄风谷。

“刚开始就吃了败仗,咱们该如何向国主交代?”

“又该怎么向羯罗百姓交代?”

郑熙真耷拉着脸,沉声问道。

“国主那边,老朽自然会将责任揽过来。”

“不过,一场的胜败得失……算不得什么,起码没有选择主动出击,还试探出来了虞人的一些底细。”

郑老眯着眼老神在在的说道:“建功不是说要啃一啃硬骨头么?第二场,就交给郑氏了。”

“希望郑氏能够给老朽给国主,给千万子民一个完美的答复。”

……

边关到黄风谷之间,绵延不绝的粮线犹如一条生命线一般,无数的民夫推着独轮车,或肩扛,或手提,将一袋袋的粮草艰难的运往了黄风谷前线。

站在戈壁上向下看去,李素有些默然。

他能够清晰的看到,一些民夫脚上起了水泡,肩膀都磨烂了,仍旧咬牙强忍着,在他们的身上,李素深切的知道了什么叫做坚持。

他轻轻一夹马腹,径直冲下了戈壁。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