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瞬即逝,新的学期悄然而至。
“伟民,快起床啦!该去上学报到啦!”天刚蒙蒙亮,勤劳懂事的邹风英早已起身帮忙妈妈做完家务,还贴心地替弟弟整理好书包与文具盒,然后才来到床边轻声唤醒弟弟。
今年七岁的邹伟民恰好到了入学的年纪。听到姐姐呼喊后,他迅速穿衣洗漱,吃完早餐便兴高采烈地跟着哥哥姐姐一同踏上求学之路。
当然,村子里也有一些与邹伟民年龄相仿的孩子,比如邹梅花、性格内向的邹春仙、绰号“票眼屁”的汪卫萍以及邹章花等。他们一同前往学校读书。
这些孩子的家长们自然不会放心让孩子们独自上路,于是便纷纷陪同前行。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西山出发,翻山越岭,历经约四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后终于抵达了崭新的学校。
新学校位于长川中学面对面,它们共享着同一片操场,但却分别矗立于操场两侧相对而立。小学的旁边设有一座公共厕所,供初中和小学生共同使用。
学校的正大门正对着马路对面那位擅长治疗跌打损伤的邹宝全医生家的门口。校内的两层楼房铺设着木地板,显得格外整洁美观。校园的后部被围墙环绕起来,围墙之外便是邹诒海老师种植桑树的土地。
厕所的左侧屹立着两棵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参天大树。大树旁流淌着一条水渠,继续向前延伸便可望见那条宽阔的河流。
总体而言,新学校的环境十分宜人,甚至比初中要好得多。初中的教室仅仅是一层低矮的瓦房,相比之下,小学则拥有两层漂亮的洋楼建筑。
楼下共有两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一间供一、二年级使用,另一间则归三、四年级所有。而位于最顶端的那间屋子,则是教师们的办公之所。其上方一层,便是五年级学生们学习的地方。
当同学们踏入校园后,便依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报名手续。
随后,他们走进各自的班级,并随意选择座位坐下——毕竟稍后老师将会重新调整座位布局。
伴随着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进入教室,紧接着老师开始安排座位。
邹建民满心不情愿地与邹金仙成为同桌,但面对老师的安排,他也无可奈何。
清晨时分,新发的教科书分发到每个同学手中,之后大家齐心协力地对教室进行了清扫。
然而,此后的日子里,邹建民绞尽脑汁想要欺负邹金仙,但凡能够想到的法子,他都会尝试一番。
午后时光,开学典礼盛大召开。相较于以往,这次的大会别具风味,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这场盛会持续了整整两个多小时,直至下午四时许,方才落下帷幕。此时,已到放学时间,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踏上归家之路。
西山和苦坑的同学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过一段特别的路:先从学校旁边的大树下出发,沿着河边的小路一直走到西山大桥。
过了桥后,库坑的学生会往右拐,顺着右边的山路回到库坑;而西山的学生则直接从大桥正前方的小山路进入村子。
离学校最近的几户人家就在学校边上,其中邹家文家距离最近,其次是邹秋莹家和邹明生家。由于这些同学住得近,所以上学非常方便。
说起午饭,这可有些特别。西山和库坑的同学们吃的午餐,都是由小根土的奶奶在家里炖煮的。因为村里考虑到她年纪大了,没有其他劳动能力,特意安排她负责给孩子们做饭。不得不说,新小学真的很好啊!
傍晚时分,邹建民和他的姐姐、弟弟一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摆弄起他们崭新的书本。
几乎每个同学回到家后都会像这样捣鼓起自己的新书——给书包上书皮,以起到保护书籍的作用。毕竟对孩子们来说,这些新书可是无比珍贵的宝贝呢!
邹水金来到村里会计舅公家中,向他讨要了几份旧报纸。这些报纸将被用来制作新书的书皮。
一年级的时候,还是妈妈帮着包的书皮,但如今邹建民已经长大了,他决定要学会自己动手。
看着别人家都使用牛皮纸——那种专门用于制作信封的厚实纸张来做书皮,邹建民心生羡慕。
然而,他家境贫寒,实在无法承担购买牛皮纸的费用。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坚信即使只用报纸,也能做出漂亮的书皮。
回到家后,邹建民小心翼翼地将一张报纸放在桌子上铺平展开。接着,他将书本居中放置好,并仔细地沿着书边对折一下。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认真,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折好之后,他又用小刀沿着折痕,在书的顶部和底部各割出两个与书的厚度相等宽度的小缺口。
这一步骤需要十分精细,稍有不慎便可能影响整个书皮的美观度。但邹建民却毫不马虎,全神贯注地完成着这项任务。
随后将割出的中间两小条对折整齐,把书对齐压上,再将两边多余的报纸折压紧实,把书本的书皮折好并压平,接着将两头多出的部分沿着书角割出一条斜线,最后把多余的部分在书角上叠成一个三角包,一本书四个角便是四个三角包,然后合拢书放在屁股下坐压平整,开始整理第二本书。
包好所有的书后,在书皮上方写上“语文”“算术”“思想品德”等字样,且将这些书名写得粗大一些,最后在书本第一页的里面写上自己的年级和姓名。
如此,便大功告成。接着把所有的簿子都写上名字和班级年级。
邹风英包好自己的书后,又帮弟弟邹伟民的书包好。
邹建民写好自己的书名,也帮姐姐和弟弟的书面字全部写好。
邹伟民在一旁看着姐姐哥哥忙碌,将写好字的书整齐地放进自己的书包。
然后回房睡觉。伟民和姐姐老凤睡在一头,而邹建民则带着 3岁的妹妹邹伟英睡在另一头。爸爸妈妈以及还未满一岁的小弟弟,则一起睡在旁边的床铺上。
这个房间十分狭小,仅摆放着两张床铺,但一家人却只能如此拥挤地睡在一起......
开学后的第二天,西山读书的队伍愈发庞大起来。每天清晨,这群小伙伴们总是充满活力地一路狂奔,相互追逐嬉戏着、欢笑着一同去上学;到了傍晚放学时分,他们也同样是边玩着各种游戏边走回家。
汪土法与邹家法两人年纪最长,毫无疑问,自然是由他俩来带领大家一起玩耍啦!其中,汪土法最为活泼好动,头脑也相当聪慧,再加上他家的经济条件要优于常人一些,所以见识过不少新奇玩意儿。
但凡外界出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游戏,他总能率先学会,并兴高采烈地传授给其他小伙伴们共同玩乐。
尤其是每日放学归家途中,行至里龙潭下方以及革腾弯处的那两块草坪时,他们必定会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游戏。
通常情况下,这场游戏均由闷子担任导演一职,而邹家法则负责协助他,共同完成各类五花八门的游戏项目。
今日亦无例外,正当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际,只见邹家法将自己的书包往地上一扔,但因放置不当,书包竟顺势打了个滚儿。
“嘎……嘎……噶……”伴随着一阵奇异声响,一只肥硕的鸭子自书包内滚落而出。
“哈哈,好大的一只鸭啊!”加兵见状,不禁失声惊叫道。
“加法闷,你这鸭子是从哪儿偷来的?快说!”汪土法眼疾手快,立刻抓住时机,高声呵斥道。
“闷子!别胡说八道!我可没有偷汗。”邹家法急忙辩解道。
“家法闷,那我就纳闷了,请问鸭子是怎么进你书包的?难不成是你买的?你有钱吗…你…还是它自己飞进你书包里面的呵!”汪土法不依不饶,继续追问道。
“我……我是在河边捡到这只鸭子的,当时看四周没人要,我就顺手捡起来塞进书包里带回来了,本来打算等会儿到革腾弯咱们搞个火堆烤了吃”邹家法一边解释着,一边比划着手势。
“哦?那你究竟是用了什么法子,才能让这鸭子老老实实地待在书包里,既不叫唤,又不钻出书包的呢?”汪土法满脸好奇地追问道。
“嘿!闷子你喽了吧,这有何难?瞧好咯,我再给你演示一遍,你一看便知!”话音未落,只见邹家法动作娴熟地一把抓住鸭脖子,顺势将鸭头朝鸭翅膀里一塞,接着轻轻放下鸭翅膀,如此一来,鸭头与鸭脖便被严严实实地包裹其中。
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邹家法显然对此已是驾轻就熟。此时的鸭子宛如一只精心包扎的粽子,乖乖地躺在书包里,毫无动静,既不挣扎也不出声鸣叫。。
“家法闷,你是不是经常捡到鸭子呀,动作这么利索,下次也带上我吧!”汪土法半开着玩笑,又有点讽刺地对邹家法说。
“没有啦,只是碰巧遇到过一次而已,纯粹就是运气好一些罢了,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肯定会带上你一起的啦。”邹家法非常诚恳地回应着汪土法。
“哈哈,你可真是厉害啊,必须要给你点个大大的赞……哈哈哈……”汪土法看着邹家法那副认真劲儿,突然觉得有些滑稽,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想要借此来化解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情绪。
随后,汪土法便领着其他小伙伴们一同玩耍起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紧接着他们又继续向前行进。
当一行人抵达革腾湾时,邹家法打算将鸭子取出来烤制供大家享用。
“依我之见呢,家法闷你还是直接把鸭子带回家去吧,等晚上让你妈妈帮忙把鸭子烹饪好,明天再拿到学校分给大家吃就行了嘛,在这里烤实在是太费事咯。”汪土法随意地向他提议道。
“好滴,那就如此这般吧,”邹家法默默地将鸭子重新放回书包里。
接着,众人又继续表演了一会儿,这一次,闷子饰演的是红灯记样板戏中的鸠山这个日本鬼子。
邹家法则扮演李玉和,汪伟仙演绎李玉梅,而邹金法则负责出演鸠山的随从。
就这样,一场生动鲜活的样板戏话剧拉开帷幕。
不得不说,汪土法所扮演的鸠山简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邹建民和其它看表演的为汪土法他们热烈鼓掌……他们演得实在是太出色了。
当表演结束后,一行人沿着道路前行,最终抵达了那棵曾经被朱元璋驻足休憩过的巨大枫树下。大家稍作停留,稍事歇息片刻,随后便各自分道扬镳返回家中……
特别声明:
本书暂且书写至此,因故事中涉及到一些情节,若有冒犯之处,还望诸位多多包涵。在此向各位赔个不是,尚祈见谅,多谢!同时也非常感激广大读者朋友们给予的关心与厚爱.
礼拜天,生产队挖番薯啦,八岁以上的小朋友都跑去帮忙赚工分。
大家先割番薯藤,小孩们把它们拉到一起,大人再捆成大捆。接着开始挖番薯,大孩子帮忙挖,小一点的就捡番薯,把挖出来的番薯捡到一块儿。
有的嘴馋的,挖到番薯就削皮吃,懂行的就等挖到洋番薯再尝一个。洋番薯是番薯的一种,红色的皮,吃起来口感特别好,又白又甜,水分多还脆,比苹果好吃多了。
今年番薯大丰收,挖出来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大番薯一只就有两斤多,一个人吃不完,得两个人分着吃,差不多就饱了。
下午两点半,队长邹水金喊大家休息半小时,
“你看,听你爸水晶包又喊你回家吃包子了…哈哈”这时,汪小花笑着打趣邹风英。
“小李屁,神经病,要么你爸选不圆叫你回家吃大饼了”邹凤英回怼汪小花。
因为汪有根说话喜欢加个“选不圆”,所以凤英也随口学他。
“选不圆,这个名字有意思”,国英也重复了一句。
“你爸鼻头跟鹰钩一样,才是鹰钩鼻”汪小花给邹国英爸爸邹水根取了个名。
“鹰钩鼻,哈哈”汪伟仙好奇地说道。
“你爸说话老是打哈哈,跟傻子一样,就叫吐艳哈…哈哈”邹杏英回怼伟仙,给她爸汪土燕也取了个绰号。
“哈哈哈,真有趣!”邹家法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看家法闷多多(爷爷),你多多(你爷爷又小巧,耳朵还不太灵光,就叫小闷聋子……哈哈”汪伟仙接着说。
“小闷聋子,哈哈……”
“看来咱们西山人都有自己的外号了,以后就叫外号,哈哈……”汪土法说。
“樟花伯的脚皮和老鼠皮一样,就叫老鼠皮……咋样?”邹风英说。
“有意思……”邹家法说。
“诒标头发像菜兜,就叫老菜……”汪伟仙说。
“老菜成仙,就喊老菜仙。哈哈有意思。”邹家法开心的笑道。
“荣里他说话总是‘阁下阁下’的,真别扭,以后就叫他鸽子桶吧。”邹家法紧接着说道。
“你……你才……才……鸽子……鸽子桶呢……”土荣一听顿时激动起来,原本就有些结巴的他此刻更是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梅花和国英两个漂亮圆润的脸蛋,跟小南瓜似的,干脆就叫她们老小南瓜得了……”没等土荣把话说完,汪小花便抢先一步说道。
告读者,莫要心急,且耐心地往下看,精彩的情节如潮水般层层递进……错过了便是一生的遗憾……
下集更加精彩纷呈……每日都有更新……
这是真实的故事,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描绘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天外小神女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