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盐铁簿》_广陵烟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安史之乱的硝烟渐渐散去,可大唐的山河已是满目疮痍。扬州、润州、江宁这三座往昔繁华的城市,如今处处断壁残垣,百姓们在废墟中艰难求生。陆昭然投身于扬州的战后重建,每一步都踏在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上,心中满是对家乡的疼惜与责任。润州都督府的萧蘅娘,同样未曾停歇,协助父亲萧靖组织人手救助伤员、分发物资,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伤痛与希望之间。

而此时,朝廷下达了清查战时账目的指令,旨在恢复经济秩序,这一举措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陆家、萧家、裴家三大家族皆暗流涌动。陆昭然深知,这或许就是揭开陆家多年谜团的关键契机,于是他凭借在商界积累的人脉与过人的智慧,开始暗中调查战时账目。

在陆家那间弥漫着陈旧气息的账房里,陆昭然日夜翻阅着一本本厚重的账册。灯光昏黄,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专注的眼神。他时而轻轻皱眉,时而提笔记录,不放过任何一处蛛丝马迹。终于,在一本略显破旧的账册中,他发现了多处账目记录模糊不清,数字的涂改痕迹明显,似有一双黑手曾在这里蓄意篡改真相。

与此同时,朝廷派来的审查官员进驻扬州,对陆家等盐商家族的账目展开严格审查。裴家嫡子裴玦表面上积极配合,恭敬地迎接官员,提供各种便利,可暗地里却在设法干扰陆昭然的行动。他买通了陆家账房的一个小厮,让其在关键时刻销毁对裴家不利的证据。那小厮在利益的诱惑下,趁着夜色,偷偷潜入账房,试图将一本关键账册付之一炬。所幸陆昭然早有防备,安排了人手暗中守护,才避免了这一重要证据的损毁。

萧蘅娘察觉到各方势力在账目清查一事上的暗流涌动,心中满是担忧。她深知陆昭然身处险境,每一步都可能陷入敌人的陷阱。于是,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她设法避开众人的耳目,与陆昭然在一处偏僻的庭院中相聚。

庭院里,繁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声响。两人相对而立,目光交汇间,尽是对局势的忧虑。“昭然,此次账目清查,裴家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你千万要小心。”萧蘅娘的声音轻柔却坚定,眼中满是关切。

陆昭然微微颔首,握住萧蘅娘的手,说道:“蘅娘放心,我既已下定决心揭开真相,便不会退缩。只是这一路险阻重重,我只怕会牵连到你和萧家。”

“我不怕。”萧蘅娘直视着陆昭然的眼睛,眼神中透着决然,“我们一起面对,定能度过难关。”

两人短暂相聚,互诉衷肠,情感在这交流中悄然升温。然而,他们深知,此刻的温情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经过一番艰难探寻,陆昭然终于在陆家祖宅的密室中发现了一份至关重要的盐铁簿。这本盐铁簿,纸张已经泛黄,边角也有些磨损,但上面详细记录了早年裴氏陷害陆家的诸多细节。从虚假的账目往来,到勾结官员的暗箱操作,每一行字都如同一把利刃,直指裴家的阴谋。

陆昭然小心翼翼地翻开盐铁簿,心中既激动又沉重。激动的是,陆家多年的冤屈或许终于有了昭雪的机会;沉重的是,这份证据一旦公开,必将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裴家必定会狗急跳墙,不择手段地进行反击。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裴玦很快得知了盐铁簿的存在,顿时心急如焚。他深知,一旦这份证据落入朝廷手中,裴家数百年的基业将毁于一旦,整个家族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为了保住裴家,裴玦陷入了疯狂的思索,一条毒计在他心中渐渐成形。

裴玦暗中派人调查萧蘅娘的身世,经过一番深挖细查,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萧蘅娘的母亲是突厥战俘所生。在当时的大唐,这样的身世背景足以成为一颗重磅炸弹,引发朝堂和士族的轩然大波。

裴玦觉得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派人给萧蘅娘送去一封密信,约她在一处幽静的别苑见面。萧蘅娘接到密信,心中虽有疑虑,但为了探寻裴玦的意图,还是决定赴约。

别苑中,景色依旧秀丽,可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裴玦身着华丽的锦袍,脸上却带着一丝阴鸷。他看到萧蘅娘到来,微微冷笑一声,说道:“萧姑娘,今日请你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萧蘅娘神色镇定,冷冷地看着裴玦,问道:“裴公子,有何事不妨直说。”

裴玦缓缓走近萧蘅娘,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递到她面前,说道:“萧姑娘,你看看这个。这上面详细记录了你母亲的身世,突厥战俘之后。若是这份文书落入有心人之手,你觉得萧家会面临怎样的后果?”

萧蘅娘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接过文书,匆匆扫了一眼,心中涌起一阵寒意。她深知,在这个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这样的身世足以让萧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你究竟想怎样?”萧蘅娘强忍着内心的愤怒和恐惧,质问裴玦。

裴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说道:“很简单,萧姑娘与我联姻,从此与陆昭然划清界限。只要你答应,我保证这份文书不会泄露出去,萧家也能安然无恙。”

萧蘅娘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一方面,她深爱着陆昭然,与他情比金坚,怎能轻易嫁给他人;另一方面,她又怎能眼睁睁看着萧家因为自己的身世而遭受灭顶之灾。她想起了《诗经》中“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与陆昭然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可眼前的困境又让她感到无比绝望。

“你卑鄙!”萧蘅娘愤怒地瞪着裴玦,眼中闪烁着泪光。

裴玦却不以为意,继续说道:“萧姑娘,你可要想清楚了。这是你唯一的选择,否则,萧家上下数百口人的性命,可都掌握在你的手中。”

萧蘅娘陷入了两难境地,心中痛苦万分。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找不到一丝出路。许久,她缓缓抬起头,看着裴玦,声音颤抖地说:“容我考虑考虑。”

裴玦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萧姑娘慢慢考虑。不过,我可没有太多时间等你。”

萧蘅娘转身离开别苑,脚步沉重而蹒跚。月光洒在她的身上,拉出一道孤独而无助的影子。她深知,这个决定将关乎自己的一生,关乎陆家的清白,更关乎萧家的存亡。

回到润州都督府,萧蘅娘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久久无法入眠。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着陆昭然的身影,以及裴玦那阴险的面容。她想起了与陆昭然相识以来的种种经历,邗沟夜泊时他的智勇双全,瓜洲诗会上的重逢,战火中的生死与共……每一个画面都如同烙铁一般,深深地印在她的心中。

然而,家族的责任又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想起了父亲萧靖为了守护润州,为了百姓的安宁,日夜操劳的身影。若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让萧家遭受灭顶之灾,她又怎能对得起父亲,对得起死去的母亲。

一夜未眠,萧蘅娘的双眼布满血丝。第二天清晨,她决定将此事告知父亲萧靖。萧靖听完女儿的讲述,脸色变得十分凝重。他心疼地看着女儿,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蘅娘,为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裴家此举太过狠毒,竟拿你的身世来要挟。可萧家数百年的基业,又怎能轻易毁于一旦。”

萧蘅娘看着父亲苍老的面容,心中一阵刺痛。她知道,父亲也陷入了两难的抉择。“父亲,难道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萧蘅娘的声音带着一丝哀求。

萧靖沉默良久,缓缓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其他士族的帮助,看看能否共同对抗裴家。只是,这谈何容易,其他士族大多畏惧裴家的势力,未必愿意出手相助。”

萧蘅娘心中燃起一丝希望,说道:“父亲,那我去试试。无论如何,我都不能眼睁睁看着萧家陷入绝境。”

陆昭然得知裴玦以身世相逼,要萧蘅娘与他联姻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立刻赶到润州,想要见萧蘅娘一面。在都督府外,他焦急地等待着,心中满是对萧蘅娘的担忧。

终于,萧蘅娘在丫鬟的陪同下,来到了府外。两人四目相对,眼中皆是无尽的深情与痛苦。“蘅娘,你莫要答应裴玦的无理要求。我愿意为了你和陆家的清白,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与裴家同归于尽,我也绝不退缩。”陆昭然紧紧握住萧蘅娘的手,语气坚定地说道。

萧蘅娘泪流满面,哽咽着说:“昭然,我又何尝愿意。可萧家……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萧家因为我而灭亡。”

“难道我们的感情就如此不堪一击吗?”陆昭然的眼中满是痛苦与不解。

“昭然,不是我不想坚守,只是我肩负的责任太重。我不能因为一己之私,毁了萧家。”萧蘅娘哭着说道,心中的痛苦如同汹涌的潮水,几乎将她淹没。

陆昭然看着萧蘅娘绝望的眼神,心中明白她的难处。他轻轻将萧蘅娘拥入怀中,说道:“蘅娘,我理解你的苦衷。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一定还有转机的。”

然而,此时的局势犹如一团乱麻,越理越乱。萧蘅娘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痛苦之中,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复杂的局面。她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四周皆是汹涌的波涛,却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湾。

而裴玦那边,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下一步计划。他一方面派人密切监视陆昭然和萧蘅娘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继续在朝堂上散布不利于陆家的谣言,试图将水搅得更浑,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陆昭然和萧蘅娘如同两只被困在网中的飞鸟,奋力挣扎,却似乎越陷越深。他们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但他们心中都明白,这场与裴家的斗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一步走错,便可能万劫不复。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这场严峻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坚韧,却又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此时,扬州城的街头巷尾,人们都在悄悄议论着陆家、萧家与裴家之间的纷争。有人为陆家的遭遇感到不平,有人对裴家的恶行表示愤慨,也有人在观望这场争斗的最终结果。整个扬州城,都笼罩在一片紧张而压抑的气氛之中,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而萧蘅娘,在这艰难的抉择面前,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决定?陆昭然又能否找到应对之策,揭开裴家的阴谋,洗清陆家的冤屈?这一切的答案,都如同迷雾一般,等待着他们去揭开……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