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四宝买的被子是粉红色被面,上面绣着小花蝴蝶和小鸟,四宝喜欢的什么似的,一直用小手摩挲着刺绣图案。
白色被里太不禁脏,林晓染决定明天再去买些细棉布,做几个被罩套上。
当天晚上,林晓染又偷偷溜进苏钰的房间,给他用异能治了治,相信明天他就能自己起来如厕了。
翌日,苏钰果然大好了,一早就起来去了厕所,回来后没有继续躺着,而是靠在炕柜上看书。
天亮了林晓染才起来,洗漱后就去厨房做早饭。
早饭还是红枣小米粥加鸡蛋饼,苏钰和几个孩子亏气血,严重营养不良,所以多吃红枣鸡蛋好。
吃完早饭,林晓染对孩子们说:“大宝,二宝,你们两个今天去山脚下打柴,要是柴不好打也别往山里去,现在山里的野兽缺食吃,危险。我再去一趟镇上,三宝和四宝不要乱跑乖乖在家照顾爹爹。”
听见四个孩子答应了,林晓染才背着背篓往临江镇上走去。
原主还真是身娇肉贵,昨天去了一趟临江镇,双脚就都磨起泡了,走路疼得要命,她挑破水泡上了药膏才好些。
今天她就穿上了现代的老北京布鞋,样子和古代的黑面布鞋差不多,牛筋鞋底又软又防滑。
到了临江镇,林晓染先去了杂货铺子,买了一小坛酱油,一小坛醋,又买了一罐灯油。
酱油一百文一斤,醋八十文一斤,灯油一百文一斤。
古代这些东西都很贵,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都是过得殷实的百姓或是富贵人家用的。
家里盘子碗都豁口了,所以她又买了六个盘子和六只饭碗。
盘子和饭碗她买的细白瓷印兰花的,很贵,六个盘子六个碗就要一两银子。
然后她去了镇上最好的布庄,买了四匹细棉布,做被罩剩下的可以给家里人做衣裳。
原主炕柜里还有几块绸缎和细棉布,是原主给自己攒的。
细棉布白色的要三百五十文一匹,带颜色的要四百文一匹。
然后她去包子摊买了十个大馒头和十个大包子。
好在这大周百姓已经会用面碱发面了,包子和馒头都是宣腾腾的。
猪肉白菜馅的包子六文钱一个,白面馒头三文钱一个。
东西太多她拿不了,林晓染就再次雇了一辆马车回到平安村。
马车走到村口时,正碰见一个卖豆腐的停在村口大榆树下,一帮婶子大娘正在买豆腐。
林晓染从空间中拿出一个干净的大瓷碗。
下车买了四块嫩豆腐。
原主听厨娘说过,这中年男人是隔壁村的张家豆腐,他家的豆腐干净味道好,又香又嫩没有豆腥味。
要是那个年轻女人家的千万不要买,豆腐不仅老还一股怪味。
回到苏家,还不到午时,正好来得及做午饭,大宝二宝还是很能干的,两人打回来一大捆干柴。
回来后也没有出去乱跑,而是和弟弟妹妹在院子里跑着玩耍。
看到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林晓染突然发现自己没有给他们买些零嘴吃。
前世到底单身了三十年,也没有带孩子的经验,所以一直没想起来给小孩买些小零嘴。
突然想起她空间里有好些各种糖果,林晓染就拿出四块大白兔奶糖。
“孩子们,这是我给你们买的奶糖,你们一人一块分吃了吧。”
四个孩子听她这话都震惊得愣在原地,看着四双写满不可置信的黑眼睛,林晓染笑着将糖果放进大宝的手心里。
然后她就系上围裙去了厨房。
苏钰和孩子们身体比较虚弱,鲫鱼豆腐汤最是补身子。
于是林晓染从空间拿出两条巴掌大的鲫鱼,开始挖腮去鳞收拾鱼。
她空间养殖区里有两个鱼塘,一个养的是淡水鱼,一个是海水鱼。
养殖区里还有养鸡场,养猪场,养牛场等。
所以她什么都不缺,想吃什么都有。
将鱼清洗干净,把鱼放在砧板上,用菜刀刮去鱼身上的一层黑膜,剪掉鱼鳍和鱼尾。
要想炖出的鲫鱼汤奶白不腥,这一步是关键。
然后在鱼背肉比较厚的位置打花刀,方便入味。
将葱姜攥出水抹在处理好的鱼身上,腌制十五分钟。
这一步也是去腥味的。
注意,这里不要加料酒,加料酒会有一种怪味道。
利用这个时间,林晓染将新买的盘子和碗用开水烫洗干净。
然后拿出八个大馒头放进笼屉里热上。
这时鱼就腌好了。
大锅里热着馒头,林晓染点燃另一个灶眼,用小锅炖鱼汤。
舀一大勺豆油放入锅中,然后用勺子舀油不停地滑锅,等油热了,锅也滑好了。
要想煎鱼不破皮,滑锅是关键。
将热油倒出,重新加入半勺凉油,然后在锅里洒些食盐,放入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入半锅开水,加入少许姜片和葱白小火炖煮十分钟。
利用这个时间,林晓染从空间里拿出两块嫩豆腐切成小块装盘备用。
将新买的盘子碗筷摆放到堂屋饭桌上。
十分钟后,锅里的鲫鱼汤已经变成奶白色,撇去表面的浮油,加入豆腐,然后加入少许盐和白胡椒粉调味,盖上锅盖继续小火炖煮十分钟。
时间到了,林晓染打开锅盖,一股霸道的炖鱼香味就窜了出来,今天正好刮的东风,香气顺着厨房半开的窗户飘进院子,然后越过篱笆墙顺风飘出了十里远。
正在各家院子里忙碌的男女被这香味迎面击中,俱是抻着鼻子不停嗅闻,这香味怎么这么香!
这是谁家做的菜?这味道怎么有点熟悉?是鱼味吗?
怎么一点腥味都没有啊?
太香了,太好闻了?
香味怎么没有了?我还没闻够呢!
鱼汤出锅前,林晓染又放里一把洗干净的枸杞和香菜末。
奶白香浓的鱼汤上漂浮着红色的枸杞和绿色的香菜碎,看起来非常养眼。
大馒头放入笸箩里,盖上干净的白色棉布。
鱼汤盛了满满一大陶盆,林晓染小心翼翼地端去堂屋,将馒头笸箩也端去堂屋。
她盛出一小碗鱼汤,将两个馒头和两条鲫鱼放进盘子里端去自己房间,然后招呼孩子们出来吃饭。
不是她不想和孩子们同桌吃饭,实在是原主积威已久,孩子们在她面前都不敢吃,她不在,他们才放得开。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