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漪心一惊,伸手就想捂她的嘴。
齐氏和胡嬷嬷狐疑的看向两人。
贺震面对这么多双眼睛,神色如常的拱手:“并不相识。只听闻顾二娘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若非女儿身不能进书院,恐以十五之龄,便可是这白楼镇最小的秀才。今日一见果然蕙质兰心。”
顾清漪听着贺震夸赞,心里却激不起一丝欢喜。只觉得她似是第一次认识这个人。上辈子,贺震可是吝啬到极少夸谁。
顾清漪垂眸施礼:“只是道听途说罢了。我并没有你口中所言的那般优秀,是旁人以讹传讹!”
乍然听到贺震那清冷又略带低醇的少年嗓音,竟是让顾清漪突然记起,上辈子,婚后两人还是有一段让她后来都无法忘记的幸福时光。
“顾二娘子莫要谦虚,传闻顾二娘子写的一手连男儿都望尘莫及的好字。不知我能否有幸一观?”
贺震双目灼灼,神情却极其的坦荡。这让在一旁看着两人的齐氏和胡嬷嬷都毫无怀疑他的别有用心。
顾清漪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但还是礼貌回他:“贺家大哥定是道听途说,我的字又怎能比得过阿爹和大哥?若贺家大哥不嫌弃,我这就把阿爹与大哥写的字拿来于你一观。”
贺震蠕动薄唇,想拒绝,却又担心惹的顾清漪不高兴,连忙点头应下。
顾清漪很快拿了几张顾晋和顾清许写的字帖出来。
贺震看了一眼,就说:“这冬日里,天太寒,我也不再去山里打猎。不知顾二娘子可否把顾夫子和顾兄的字帖借于我临摹?”
顾清漪微微挑眉,寻思着贺震的用意。
虽她阿爹和大哥的字不错,可比起贺震那一手豪放的狂草,却是略有不及。
这人究竟在打什么主意?顾清漪发现,重活一世,她竟有点看不懂他了。
倒是和上辈子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贺小郎君没想到竟是个好学的。不就几张字贴,二丫头应下便是。”
齐氏很意外一个猎户竟然对写字感兴趣。不过她并没多想,以为是贺震崇拜读书人。
贺震很愉悦。忙朝齐氏和顾清漪道谢。
顾清漪却很是郁闷,这辈子她最不想见到的就是贺震。偏这人却突然出现,搅的她心神不宁。
“顾二娘子放心,等我临摹一阵,必定奉还。”
顾清漪抿着唇,想说不用了,就几张字贴而已,她家多的是。话到嘴边,想起今日人家是上门感谢她大哥的救命之恩,还带了一堆谢礼,她没理由对他冷脸,显得她没教养似的。
顾清漪斟了几次茶后,为了不和贺震有接触的机会,拉着说话总是直来直去的顾四丫退到一边。
齐氏和胡嬷嬷寒暄了一会儿后,就和贺震一起离开。
离开时,贺震特意回眸看了顾清漪一眼。
那眼神,带着让顾清漪看不懂的情意,转瞬即逝。
顾清漪怀疑自己是不是花了眼。
心底无端涌起一抹不安。她只盼着与沈知砚的事千万不要有变故。
齐氏回屋换了身衣服,嘱咐姐妹二人在家,她则在贺震带来的礼物中挑了两样,提着出了门。
顾清漪知道齐氏这是去书院找山长家的张夫人了。
明明这辈子她和贺震才第一次见,可顾清漪心里却是涌起不好的预感。
只盼着齐氏那边能顺利,早日和沈知砚定下来。
另一边,到家后,贺震就拿出这些年他存下的银钱,交到胡嬷嬷手里。
“嬷嬷,今日我对顾家二娘子一见倾心,想请嬷嬷找媒人上门求娶。嬷嬷务必请镇上最红的媒人,无论用什么办法,定要让顾家应下婚事。”
顾清漪虽是在乡下长大,可学习能力和处理事情的手段却不比京中那些千金小姐差。
上辈子,就是因为有她这样一个贤内助,他在外面才无所顾及。如其等他回侯府,娶门当户对的表妹朱氏做妻,还不如和上辈子一样,娶顾清漪这个他熟悉的人。
胡嬷嬷是贺震亲娘的贴身丫鬟,对贺震自是当亲儿子疼。
她什么也没问,拿着银钱就去了镇上。
不巧的是,镇上口碑最好的媒人不在,至少要三日后才能回来。胡嬷嬷想着反正就三日的时间,顾家二丫头也跑不了。为了她家公子,就算是等,也要请最好的媒人去顾家提亲。
傍晚,齐氏是跟着顾晋父子三人下学,一起回来的。
顾清漪和顾四丫已经做好了晚饭。
一家人围在饭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家常。
齐氏喜不自胜的宣布好消息。
“我已和张夫人说好,后日让二丫头和沈家小子相看。明儿大郎去书院请假,以邀请同门师兄为由,带沈家小子来家里做客。”
“这就成了?”
顾晋和顾大郎父子二人异口同声的问。
显然他们没料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顾清漪倒是对齐氏的办事效率打心底佩服。
“张夫人的意思是,这都快年根了,早日定下,来年也好选个好日子成婚。再说我们家二丫头才名在外,张夫人也担心迟则生变。既然我们应下,拖着岂不是显得刻意?”
顾晋点头:“夫人说的是,二丫头过了年就十六,是到了该出嫁的年纪。”
“大哥过了年都十八了,不也没说亲?”
顾四丫突然冒出来,朝顾晋和齐氏做了个鬼脸。
顾大郎坐着也躺枪,狠狠瞪了顾四丫一眼。
“大郎,四丫就是个口无遮拦的,你别放心上。你的婚事,阿母还是那句话,全凭你自己做主。你想什么时候成亲,或是有喜欢的人,就和阿母说,阿母给你张罗,绝对不会免强你娶谁。”
顾清许感动的朝齐氏颔首:“我知阿母待我的好。往后若大郎有出息,定给阿母请封诰命。”
顾三郎立即应和:“我也给阿母请封诰命。”
齐氏笑望着兄弟二人,眼底闪着泪光。
“好好,阿母等着。”
顾清漪递了块丝绢给齐氏,又旁若无人的吃起了饭。
上辈子她总认为齐氏对他们兄妹的好,是理所当然,虽没对她不敬,可也没有过多的亲近。
经历过一世后,她看透了很多事,知道了齐氏的不易,打心底里敬佩她,对她也慢慢的亲近起来。
齐氏握着丝绢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脸上的笑意却逐渐扩大。
顾清漪的变化,她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只盼着一家人和和美美,后日的相看能顺顺利利。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