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51区与西王母计划_月茧:文明进化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1969年7月20日,月球表面。

奥尔德林的手指轻轻抚过石碑底部的凹槽,那个形状他再熟悉不过——正是阿波罗11号登月舱的轮廓。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系列画面:1947年罗斯威尔事件后,军方在51区建立秘密研究基地;1958年,第一个集成电路的诞生;1961年,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惊人的真相。

“尼尔,“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你还记得登月舱的设计过程吗?那些突破......太顺利了......“

阿姆斯特朗的表情突然凝固了。他想起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巧合“:1950年代,他们在一架坠毁的飞碟上发现了第一个晶体管;1960年代,纳米材料和基因工程几乎同时取得突破;甚至连他们现在穿的宇航服,都是基于飞碟上的某种未知材料研发的。

就在这时,石碑突然发出柔和的银光。那些刻在上面的符号开始流动,像水银一样汇聚到凹槽周围。一个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展示出一段惊人的历史:

1947年,一艘西王母文明的探测器故意在新墨西哥州坠毁。飞船上装载着精心设计的科技——不是他们最先进的,而是刚好能让人类在20年内实现登月的技术。每一次“意外发现“,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计划的一部分。

“休斯顿,“阿姆斯特朗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我们可能发现了......改变一切的证据......“

全息影像继续播放:1950年代,飞碟上的计算机技术被逆向工程,催生了IBM的第一台商用计算机;1960年代,飞碟上的纳米材料研究促成了硅谷的崛起;甚至阿波罗计划本身,都是基于飞碟上的推进系统设计的。

“这是一场......跨越22年的实验......“奥尔德林的声音中充满敬畏,“他们一直在......引导我们......“

突然,石碑的凹槽发出“咔嗒“一声。奥尔德林手中的登月舱模型自动飞起,完美地嵌入凹槽中。整个石碑开始震动,表面的符号像活过来一样流动。

“检测到大规模能量反应!“休斯顿的声音中带着恐慌,“能量水平......超出测量范围......建议立即撤离!“

但两位宇航员已经无法移开视线。石碑释放出一道银色的光束,直冲地球。这道光束精准地击中了地球上几个关键地点:硅谷、麻省理工学院、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里,正在研究集成电路的工程师们突然获得了突破性的灵感;在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人员在一瞬间理解了神经网络的核心算法;在CERN,物理学家们看到了统一场论的曙光......

“他们在......激活什么......“阿姆斯特朗喃喃道。

就在这时,石碑释放出第二道光束,这次的目标是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大厦。光束中包含着大量信息——关于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关于如何避免核战争和环境灾难......

“休斯顿,“阿姆斯特朗的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我们可能......发现了一个改变人类命运的机会......“

石碑的光芒逐渐暗淡,但在它表面,新的符号正在形成——那是用英文写就的警告:“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请谨慎使用。你们已经证明了潜力,现在是时候承担起责任了。“

奥尔德林注意到石碑底部出现了一个数据接口,形状正好与登月舱上的数据记录仪吻合。他小心翼翼地取出记录仪,插入接口。瞬间,海量数据开始传输。

“天啊......“奥尔德林看着数据记录仪上跳动的数字,“这里面......包含了未来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从清洁能源到医疗技术......“

阿姆斯特朗看向地球,蓝色的星球在漆黑的太空中静静旋转。他明白,从这一刻起,人类历史将彻底改变。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休斯顿,“他对着麦克风说,“我们带回来的......不仅仅是月岩......而是一个......改变人类命运的机会......“

就在这时,石碑突然分解成无数纳米粒子,在空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那是整个太阳系的立体图,其中标注着数百个资源点和科研站的位置。

“他们给了我们......一张星际文明的入场券......“奥尔德林喃喃道,“现在......就看我们怎么用了......“

两位宇航员相视一笑,开始收集月岩样本。在他们身后,全息投影缓缓消散,但在月球表面,那个完美的圆形印记永远留在了那里,就像宇宙盖下的一个印章,宣告着人类文明新时代的开始。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