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含元殿前献奇图_武周天工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林澈与太平公主成功粉碎武氏余党叛乱阴谋后,朝堂为之一震,二人声望如日中天。然而,林澈深知,这只是漫长政治斗争路上的一个小小胜利,宫廷局势依旧波谲云诡,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为进一步稳固朝堂,助力李隆基上位,林澈决定在含元殿上献上奇图,展示自己对国家治理与军事战略的独特见解,借此影响武则天决策,为未来布局。

这日清晨,长安城中薄雾尚未散尽,含元殿外早已聚集了众多大臣。他们身着朝服,神色各异,交头接耳间,谈论着今日朝堂上可能发生的大事。林澈一身崭新朝服,腰间佩剑,英姿飒爽却又透着沉稳。太平公主则站在他身旁,眼神关切地叮嘱:“林郎,今日献图意义重大,武氏余孽虽除,但仍有不少心怀叵测之人盯着,你千万小心。” 林澈微微颔首,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轻声道:“公主放心,我心中有数,定不会让你失望。”

随着内侍一声高呼:“陛下驾到!” 武则天身着华丽龙袍,在一众宫女太监簇拥下步入含元殿。她虽已年逾古稀,但眼神依旧锐利,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威严。众大臣纷纷跪地行礼,高呼万岁。武则天落座后,扫视一圈,开口道:“今日朝堂,可有要事启奏?”

林澈深吸一口气,踏出队列,恭敬行礼道:“陛下,臣有一事奏明。近日,臣苦思国家发展与边疆防务之策,绘制了一幅奇图,望陛下过目。” 说罢,他示意身后侍从展开画卷。这画卷足有丈余长,徐徐展开,上面山川河流、城镇关隘标注得极为详细,更有许多独特标记与线条,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

大臣们见状,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林澈又在搞什么名堂?”“谁知道呢,不过他向来有些奇思妙想,且看他如何说。”

武则天微微皱眉,目光落在画卷上,问道:“林中郎将,此图所绘何物?有何奇妙之处?”

林澈不慌不忙,向前一步解释道:“陛下,此图名为《天下治略图》。图中不仅详细标注了我大唐山川地理,更融入了臣对农业、水利、军事等方面的见解。” 他指着图上一处,“此处为黄河流域,臣以为可在沿岸修建水利设施,利用水车提灌,既能灌溉农田,又能防洪抗旱。如此一来,百姓可年年丰收,国家赋税也能增加。”

武则天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兴趣:“继续说。”

林澈又指向边疆地区:“陛下,边疆乃我大唐屏障,如今吐蕃等势力虎视眈眈。臣建议在边境要地设立军事据点,屯兵驻守。同时,改进兵器,制造新型弩箭,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如此,可有效抵御外敌入侵。”

大臣们听后,有的面露惊讶之色,对林澈的想法暗自佩服;有的则面露不屑,觉得林澈不过是在纸上谈兵。

这时,一位老臣站出来,冷哼道:“林中郎将,你所言看似有理,实则荒诞不经。我大唐向来遵循祖制,岂容你随意更改?这些新奇玩意儿,不过是你一时空想,怎能当真?”

林澈不卑不亢地回应:“大人,时代在变,我大唐若想长治久安,就不能因循守旧。当年,我在边关利用火药制成火器,击退吐蕃,便是例证。如今这些举措,也是为了让我大唐更加繁荣昌盛。”

武则天沉思片刻,问道:“林中郎将,你所说的水车、新型弩箭,当真可行?”

林澈自信满满:“陛下,臣已命工匠制作出模型,就在殿外。若陛下允许,可当场演示。”

武则天点头:“准奏。”

不多时,侍从将水车和新型弩箭模型抬入殿内。林澈亲自操作水车,只见那水车在水流推动下缓缓转动,将水从低处引向高处,模拟灌溉农田。大臣们见状,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接着,林澈又演示新型弩箭,射程远超普通弩箭,威力惊人。

武则天见状大喜:“林中郎将,你果然有大才!此图和这些发明,对我大唐意义非凡。”

然而,就在众人惊叹之时,又有大臣站出反对:“陛下,林澈此举虽看似有益,但他频繁展示新奇之物,恐会扰乱人心,动摇国本。”

太平公主见此,立刻站出来为林澈说话:“陛下,林郎一心为大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这些发明能让百姓富足、边疆安稳,怎能说是扰乱人心?”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武则天看着争论的大臣们,心中权衡利弊。她深知林澈的发明对国家有利,但又担心他权力过大,威胁到自己统治。

思索良久,武则天开口道:“林中郎将,你之发明朕很是赞赏。但朝堂之事,不可仓促决定。朕会派人研究这些发明,若真能如你所说,朕定有重赏。”

林澈心中明白,武则天这是在观望,不过能得到她的认可,也算是成功了一半。他恭敬行礼道:“多谢陛下,臣愿为大唐鞠躬尽瘁。”

退朝后,太平公主有些担忧:“林郎,今日朝堂争论激烈,陛下虽未明确表态,但我总觉得她对你有所忌惮。” 林澈安慰道:“公主放心,陛下英明,她会看到这些发明的好处。我们只需耐心等待,继续为大唐做事,总有一天,陛下会全力支持我们。”

此后,林澈并未因朝堂上的争论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他与工匠们日夜研究,改进水车和弩箭,使其更加完善。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民间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帮助百姓提高收成。百姓们对林澈感恩戴德,他的声望在民间也越来越高。

而在宫廷中,太平公主也在为林澈四处奔走。她利用自己的身份,拉拢一些中立大臣,为林澈争取支持。同时,她密切关注朝堂动态,防止有人暗中陷害林澈。

一日,太平公主得知武则天身边的太监总管高力士对林澈的发明也很感兴趣,便亲自拜访高力士。在公主府中,太平公主设宴款待高力士,席间对他多有拉拢。高力士本就对林澈的新奇发明好奇,又被太平公主的诚意打动,便答应在武则天面前为林澈美言。

不久后,武则天派去研究水车和弩箭的人回禀,证实这些发明确实可行,且能给国家带来诸多好处。武则天听闻后,终于下定决心,下令在黄河流域修建水利设施,推广水车灌溉;同时,让军队配备新型弩箭。

林澈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欣喜不已。他知道,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然而,他也明白,这只是开始,未来辅佐李隆基上位的路还很长,宫廷政治斗争依旧残酷,他和太平公主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才能实现心中抱负,为大唐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此后,林澈全身心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和军事改革中。他亲自前往黄河沿岸,指挥工匠修建水车和水利设施。在他的努力下,黄河流域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生活逐渐富足。

与此同时,林澈也没有忘记朝堂局势。他与太平公主继续暗中扶持李隆基,教导他治国理政之道,培养他的帝王之才。李隆基聪明好学,对林澈的教导铭记于心,进步飞速。

然而,随着林澈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大臣对他的嫉妒和不满也与日俱增。他们联合起来,在武则天面前进谗言,企图打压林澈。

“陛下,林澈如今在朝堂上结党营私,他推广那些新奇玩意儿,不过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恐怕有不臣之心。” 一位大臣在武则天面前说道。

武则天听后,心中再次起疑。她虽欣赏林澈的才华,但也担心他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她决定试探林澈。

这日,武则天传召林澈进宫。林澈进宫后,发现武则天脸色阴沉,心中不禁一紧。

“林中郎将,近日有人参你结党营私,意图不轨,你可有话说?” 武则天冷冷问道。

林澈心中明白,这是有人在背后陷害他。他赶忙跪地,诚恳说道:“陛下,臣对大唐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绝无半点私心。至于结党营私,更是无稽之谈。”

武则天盯着林澈,目光犀利:“那你如何解释你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大臣都对你唯命是从?”

林澈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在朝堂上提出一些建议,得到部分大臣认可,是因为这些建议对国家有利。臣从未刻意拉拢大臣,若陛下不信,可派人调查。”

武则天见林澈言辞恳切,不像是在说谎,心中的疑虑稍减。但她仍不放心,说道:“林中郎将,朕希望你能明白,朕看重你的才华,但你也不可恃才傲物。若你真有不臣之心,朕绝不姑息。”

林澈连忙磕头:“陛下放心,臣定当谨言慎行,为大唐尽忠。”

从宫中出来后,林澈深知自己处境危险。他明白,那些嫉妒他的大臣不会轻易放过他,他必须想办法应对。回到公主府后,他将此事告知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气愤不已:“这些人真是可恶,竟如此陷害你!林郎,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反击。”

林澈点头:“公主说得对。我们先不动声色,暗中收集那些大臣的罪证。只要抓住他们把柄,看他们还如何在陛下面前污蔑我。”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