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传来,用于冷藏疫苗的铝制冰壶不见了!
居委会里三层外三层翻成个鸡窝,新耗子洞发现了仨,却愣是没发现冰壶。
接下来开始踢皮球:
铝制冰壶专门用来保存减活疫苗糖丸,而分发糖丸是突击队的事,那显然是突击队丢掉了这个铝制冰壶。
突击队首先有五队。
五位队长坚称自己每次送完糖丸都把冰壶送回保管处了。
保管处的工作员是个少妇,她这段时间恰好在家里生孩子,于是保管处的工作就是居委会其他人谁有空谁兼职。
这下子有的推诿了……
顿时,居委会里吵作一团:
“突击队领的差事自然得突击队负责!”烧锅炉的周师傅摔军帽的架势堪比军长,“上回我看见你们拿冰壶镇啤酒来着,肯定你们搞丢的!”
钱进乐了。
好家伙,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突击队挺会变废为宝。
一队长王东把军用水壶往桌上哐当一撂,壶身上大红奖字和‘先进生产者’很醒目:“陷害劳动人民啊!”
他特意露出晒成古铜色的胳膊,那里有道修海堤时留下的疤:
“咱能犯这样错误!”
三队长赵波指着张红波说:“是用来冰镇啤酒过,可那是……”
“好了好了,”张红波皱眉下压手腕。
他挺起胸膛让领袖像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某些同志要注意团结,不要把内部矛盾扩大化。”
好家伙。
钱进上班第一天看了场大热闹。
他抽空询问徐卫东:“老徐,冰壶什么样啊?”
徐卫东比划着:“铝皮夹层灌冰碴子,跟暖壶作用正好反过来。”
钱进问道:“大概能制冷多长时间?”
徐卫东摇摇头:“谁知道?半天没问题,反正每次分完了糖丸,它里面冰化不完。”
钱进明白了。
他想了想又问:“丢了冰壶会怎么样?不能向上级再补发一个吗?”
“补发?”徐卫东夸张的咧嘴,“你以为防疫站有多大方?它们恨不得居委会一个冰壶能用一辈子。”
“不过也能补发,找个负责丢壶的人,写检讨、作报告、打申请,再等一段时间防疫站有了富裕的壶,就会给补发一个。”
钱进点点头。
他明白了。
现在一群人在吵架,就是想推诿出一个为此背锅的人。
结果……
钱进和徐卫东窃窃私语,几个头头找到了目标:
“嘿,那个小年轻,别看了,说的就是你,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
钱进愕然:“我?我今天上午刚来报道的突击队队员啊,张主任亲自录用的我。”
张红波赶紧指向徐卫东:“不是说你,说的是卫东同志——你嘀咕什么呢?”
徐卫东愣了下:“我草!”
然后他气急败坏:“你麻辣隔壁的,老钱,他们想污蔑咱俩……”
钱进无语。
他只好说:“这样,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能不能让我说两句?”
张红波点头:“你说。”
钱进分析说:“冰壶它不可能凭空消失对吧?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去处。”
“第一,它被交回来后,不知道被谁放在居委会哪里了——这样咱们仔细找,总能找到它。”
“第二,它被用完后不知道被谁放在群众家里了——这样咱们发动群众,也能找到它。”
“第三,它被坏人偷走了,但这东西对普通人家没用,偷走它只能是看中它铝皮材质能卖钱——这样咱们去收购站问问,还能找到它。”
张红波沉吟:“是这么个道理,问题是这得找到猴年马月啊?”
钱进说:“咱们一方面努力找,一方面先找个替代品嘛。”
“不就是用它的保温能力来发放糖丸吗?”
“这样,木箱里放好棉被,买点冰棍铺开,找个崭新的铝制饭盒用冰棍给包围起来,这不就是个疫苗分装盒吗?”
头头们凑在一起商量几句,决定试一试。
很快张红波批条子。
突击队一队长王东去批冰棍。
木箱棉被里包上一层冰棍,铝制饭盒放在上面,里面垫着崭新的纱布。
等到二队长周耀祖去防疫站回来,他打开箱子众人凑上去一看,粉红色糖丸一点没融化,正在寒气中散发淡淡奶香呢。
“好!”张红波赞叹一声。
一进劳动突击队就露了脸,钱进在二队里一下子有了名声。
但他很低调,逢人笑嘻嘻,却没必要不说话。
毕竟他对当下年代的一切了解还太少。
为了能尽快融入七十年代,他主要是多看勤学,各种方面的了解日常生活常识。
一队人冒着小雨进泰山路47号附1社区,手臂上的红袖章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
周耀祖开始分发糖丸,叮嘱说:“先查户口簿,再对接种卡,一定要看着娃娃咽下糖丸!”
他们分成了三队。
钱进搞不懂给孩子打疫苗怎么还得这么郑重其事、如临大敌。
这是好事呀,家长会很欢迎的呀,毕竟能预防疾病还不花钱呢。
在27年代都是家长自己带娃娃去社区医院接种,想让官方提供上门接种服务?想桃子呢。
不过他不会去傻乎乎的问,只要观察就行了。
他和徐卫东跟着周耀祖敲门一扇拴着红布条的门。
开门的老太太眼神警惕,怀里的婴孩裹着印有“安全生产”的劳保毛巾。
周耀祖亮出自己‘先进防疫工作者’的徽章,讲解接种糖丸的好处,最后说:“这是组织上的关怀。”
老太太依然警惕。
她再度询问糖丸身份和用途。
周耀祖耐心讲解,并掏出一本小人书似的连环画:“这是国家要求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宣传书,《人人接种疫苗,建设社会主义》。”
“这张是《人人种痘预防天花》,你家里人都种痘了吧?看这张,这张上说的能预防小孩偏瘫的疫苗就是咱们现在的糖丸……”
老太太慢条斯理的说:“我家孩子不用这个预防病,我家有菩萨保佑……”
“在哪里?我去砸了。”徐卫东冲屋里探头探脑。
吓得老太太赶紧说:“心里,菩萨在心里。”
她又说:“哎呀,反正你们说的这些我老太婆不懂,等娃的爹娘下班回来吧,你们跟他们说。”
徐卫东说道:“他们在哪里上班?这样吧,我直接找他们厂里的政治宣传员。”
“怎么搞的嘛,这都1977年不是1947年了,怎么还有这样的思想觉悟落后分子?”
老太太没辙,只好答应让孩子吃糖丸。
但她坚持要用家里的银镯子抹一下检测看看有没有毒……
等到给这孩子吃下糖丸,已经差不多半个小时过去了。
钱进脸绿了。
他问:“后面还有几家要接种?”
周耀祖温和的说:“咱们要负责的还有八家,其他两队要是接种不顺利,那还有几家真不好说了。”
“另外卫东,你工作方式要委婉一些,这都是咱们的老街坊,没必要吓唬她们……”
徐卫东在他背后冲钱进挤鼻子弄眼睛,标准的差生样。
后面又走访了两家,倒是很顺利将糖丸送了进去。
到了第四家又吃瘪了。
家里也是老人照看小婴孩。
面对周耀祖的讲解,老人忧心忡忡的说:“我看过月份牌了,今年是瘟年,瘟神要作怪,什么疫苗什么药都没用,肯定要出瘟!”
“这是封建迷信!”周耀祖批评他。
可老人油盐不进。
周耀祖怎么说也没用,急的徐卫东嗷嗷叫:“干你噢!”
结果待在家里歇班睡觉的孩子妈被吵了起来,拉长了脸跟着吵吵。
周耀祖严肃表情冲少妇沉声说:“姜美兰同志,你父亲思想觉悟差、是个老封建脑子,你怎么也这样?”
“为婴儿接种疫苗是国家政策!是为人民生命健康负责!你怎么跟老封建一样顽冥不化?”
姜美兰不悦的说:“周哥你不用给我扣帽子,我愿意给孩子接种疫苗。”
“我不愿意的是上了夜班好不容易回来睡一觉,结果被你们吵醒!”
周耀祖说:“那我代表我的同事向你道歉。”
姜美兰要去抱孩子。
老头又阻拦,拿出本日历说:“抗瘟不是小事是大事,得看日子……”
“您老要实在信这个,”钱进接过日历在今天一页上刷刷刷开写。
“今儿阳历18号,阴历初六,哟,黄道吉日宜小孩服药、忌阻拦街道工作!”
老头一愣一愣的。
徐卫东趁机给孩子喂上糖丸。
钱进把日历本还给老人,问道:“大爷,您家里还有月份牌呢?”
老头支支吾吾。
姜美兰快人快语:“有的是,我爸收藏这个,收藏一辈子了。”
老头打哈哈:“没几个、没几个。”
“那什么,报纸上说了嘛,月份牌画是表现新中国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的重要形式嘛,我存了几个用来关心咱新中国新面貌,哈哈。”
钱进跟着哈哈。
然后他心里活跃起来。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