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旧制弊端渐显露,深化改革势必然_穿越大唐做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新政试点的初步成功,让李轩看到了改革的希望,也坚定了他继续推进改革的决心。然而,随着新政的深入推行,旧制度的弊端愈发明显地暴露出来,让李轩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在一次朝会上,李轩面色凝重地扫视着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缓缓开口:“众爱卿,自新政推行以来,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朕也注意到,旧制度的一些弊端依然严重制约着大唐的发展。今日,朕想与诸位爱卿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彻底根除这些弊端。”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张博率先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如今新政虽已初见成效,但在土地分配、官员选拔等方面,旧制的弊端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例如,土地兼并现象依然严重,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佃农,生活困苦。”

李轩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忧虑:“张爱卿所言极是。土地乃百姓之本,如今大量土地被少数权贵兼并,百姓生活艰难,这不仅影响民生,更关乎大唐的长治久安。朕认为,必须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限制土地兼并,确保百姓有地可耕。”

这时,宰相王崇却站出来反对:“陛下,土地制度乃祖宗所定,历经数百年,早已深入人心。如今贸然改革,恐怕会引起社会动荡,还望陛下三思。”

李轩看着王崇,神色严肃:“宰相,朕并非不知改革土地制度的难度,但如今形势严峻,若不改革,百姓将难以安居乐业,大唐的根基也将动摇。祖宗之法虽不可轻易更改,但也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

王崇还想再争辩,李轩却不再给他机会,继续说道:“除了土地制度,官员选拔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科举新策虽已推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少权贵子弟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官场,真正有才能的寒门士子却难以出头。”

吏部尚书刘德微微皱眉,说道:“陛下,科举考试的监管一直是个难题。虽然我们实行了糊名和誊录制度,但仍有一些人钻空子。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和监管机制。”

李轩沉思片刻,说道:“刘爱卿所言有理。朕决定,在科举考试中,增加复试环节,由朕亲自出题,选拔出真正有学识、有能力的人才。同时,加强对考试过程的监督,一旦发现作弊行为,严惩不贷。”

对于李轩的决定,大多数大臣表示赞同,但王崇等人却依旧面露不满之色。他们深知,这些改革措施一旦实施,将极大地触动他们的利益。

接下来,李轩又与大臣们讨论了商业、税收等方面的改革。在商业方面,他提出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促进商业的多元化发展;在税收方面,他打算对税收体系进行全面梳理,简化税收流程,减轻百姓的负担。

朝会结束后,李轩回到御书房,心情却十分沉重。他知道,深化改革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不仅要面对旧势力的阻挠,还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无比坚定,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他必须勇往直前。

为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李轩再次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和想法。他走访了许多村庄和城镇,与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等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交谈。在与一位老农的交谈中,李轩深刻感受到了土地兼并给农民带来的痛苦。

“陛下,您可得为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做主啊!” 老农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痛苦,“那些权贵们不断兼并土地,我们这些小农户根本无力抵抗。如今,我们只能租种他们的土地,每年辛苦劳作,却只能勉强糊口。”

李轩听后,心中一阵刺痛。他握住老农的手,说道:“老人家,您放心,朕一定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你们有地可耕,过上好日子。”

离开村庄后,李轩又来到了一个繁华的城镇。在一家茶馆里,他听到了商人们对商业发展的看法。

“如今做生意可真不容易,各种行业都被那些大商户垄断着,我们这些小商人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 一位年轻的商人抱怨道。

另一位商人也附和道:“是啊,而且税收也重,各种名目的税费让我们不堪重负。”

李轩默默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暗暗记下。他深知,商业的发展对于大唐的繁荣至关重要,必须打破行业垄断,减轻商人的负担,为商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回到皇宫后,李轩立即召集张博等心腹大臣,将自己在民间的所见所闻告诉了他们。大臣们听后,也深感问题的严重性。

“陛下,看来我们的改革迫在眉睫。” 张博说道,“土地制度、官员选拔制度、商业和税收制度,这些都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李轩点了点头,说道:“朕已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接下来,我们要尽快制定出详细的改革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轩和大臣们日夜商讨,制定改革方案。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参考了历史上的改革经验,结合大唐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项改革措施都进行了反复论证和完善。

然而,改革的消息还是传到了旧势力的耳中。王崇等人得知李轩要对土地制度、官员选拔制度等进行改革,顿时慌了手脚。他们深知,这些改革将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于是决定联合起来,共同抵制改革。

一天,王崇带着一群大臣来到御书房,向李轩施压。

“陛下,改革之事关乎国本,万万不可草率。” 王崇说道,“如今大唐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贸然改革,只会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李轩看着王崇等人,神色冷峻:“宰相,朕推行改革,正是为了让大唐长治久安,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你们口口声声说为了大唐,可实际上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私利。朕告诉你们,改革势在必行,谁也无法阻挡。”

王崇等人见李轩态度坚决,心中恼怒,但又不敢公然违抗。他们只能暂时退下,暗中谋划着如何破坏改革。

李轩深知,旧势力不会轻易放弃抵抗,未来的改革之路将更加艰难。但他毫不畏惧,他相信,只要自己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大唐的繁荣昌盛。在这关键时刻,李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这场改革与守旧的激烈较量。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