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与大臣们日夜赶工,精心制定的改革方案终于成型。这份方案涵盖土地、官员选拔、商业、税收等多方面的改革举措,每一条都承载着李轩对大唐未来的期望,以及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决心。然而,李轩清楚,这仅仅是改革路上迈出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方案既定,李轩决定再次召开朝会,向众臣宣布改革的具体内容,并正式开启全面改革的进程。朝会当日,气氛凝重而压抑,大殿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李轩身着龙袍,神色庄重地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众爱卿,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与精心筹备,朕已制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 李轩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荡,“此方案关乎大唐的兴衰,关乎百姓的福祉,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够全力支持。”
说罢,李轩命太监宣读改革方案。随着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响起,大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当读到土地改革中限制权贵土地兼并的条款时,王崇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忍不住向前跨出一步,想要出声反对,但被身旁的大臣悄悄拉住。
待太监宣读完毕,李轩看向众人,问道:“众爱卿对这改革方案有何看法,不妨直言。”
张博率先站出,拱手说道:“陛下圣明,此改革方案切中时弊,若能顺利推行,必将使大唐迎来新的繁荣。臣愿全力辅佐陛下,推进改革。”
然而,李轩的期待并未得到所有人的响应。短暂的沉默后,王崇冷哼一声,站了出来:“陛下,这改革方案看似美好,实则暗藏危机。土地改革限制土地兼并,这无疑是在剥夺权贵们的利益,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恐生大乱。官员选拔增加复试,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可能引发新的舞弊现象。商业和税收改革更是动摇了现有经济秩序,后果不堪设想。”
王崇的一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原本就对改革心存疑虑的大臣纷纷点头附和,大殿内反对的声音逐渐高涨。
李轩面色冷峻,目光如炬地盯着王崇:“宰相所言,看似有理,实则是为了维护旧势力的私利。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不是大唐的危机?权贵子弟靠不正当手段进入官场,真正的人才被埋没,这难道不是大唐的损失?商业被垄断,百姓税负沉重,经济发展受阻,这难道不是大唐的隐忧?朕推行改革,正是为了消除这些危机,让大唐长治久安。”
王崇被李轩的话驳得哑口无言,但他仍不甘心,继续说道:“陛下,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如此激进的改革,必然会引发社会动荡,还望陛下收回成命,从长计议。”
李轩心中清楚,王崇是旧势力的代表,他的反对在意料之中。但他改革的决心已定,绝不会因这些反对而动摇。
“从长计议?” 李轩冷笑一声,“朕推行新政以来,一步步稳扎稳打,试点成功后才决定全面改革,这难道还不够慎重?如今大唐内忧外患,若不抓住时机改革,更待何时?”
就在朝堂上争论不休之时,一名侍卫匆匆跑进大殿,跪地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长安城外有一群权贵,带领家丁,打着‘维护祖宗之法’的旗号,要求陛下停止改革,否则将冲进长安城。”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王崇等人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似乎在说他们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李轩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深知这是旧势力的一次反扑,绝不能退缩。
“传朕旨意,命羽林军严守城门,不许任何人进城闹事。朕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大的胆子!” 李轩神色威严,声音坚定。
处理完城外的危机,李轩将目光再次投向朝堂上的大臣们:“众爱卿看到了吧,这就是旧势力的手段。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煽动闹事,置大唐的安危于不顾。朕绝不会向他们屈服,改革必须进行!”
然而,反对的声音依旧存在。一些大臣担心改革会引发更大的动荡,纷纷劝说李轩妥协。李轩看着这些大臣,心中失望不已,但他没有放弃。
“朕知道诸位爱卿的担忧,但改革虽有风险,不改革却有亡国之危。朕身为大唐皇帝,肩负着天下苍生的重任,绝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退缩。” 李轩的话语充满了感染力,让一些原本动摇的大臣重新坚定了支持改革的决心。
为了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李轩决定亲自前往那些受旧势力影响较大的大臣府邸,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他不顾众人的劝阻,带着张博等几位亲信大臣,微服出宫。
在一位年迈的大臣家中,李轩诚恳地说道:“老爱卿,朕知道您对改革心存疑虑,但请您相信,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土地改革能让百姓有地可耕,安居乐业;官员选拔改革能为大唐选拔真正的人才;商业和税收改革能促进经济繁荣。这些改革不仅不会破坏大唐的稳定,反而会让大唐更加强大。”
这位老臣听了李轩的话,沉思良久,最终说道:“陛下,老臣深受皇恩,本不该反对改革。但此次改革确实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老臣担心会引发大乱。既然陛下如此坚定,老臣愿意再考虑考虑。”
李轩并未气馁,他继续走访其他大臣,用自己的真诚和对大唐未来的描绘,打动了不少人。经过几天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大臣表示支持改革,李轩在朝堂上的支持力量逐渐壮大。
与此同时,城外的权贵们见李轩态度坚决,并未如他们所愿停止改革,便开始想其他办法破坏改革。他们暗中勾结朝中反对改革的势力,企图在改革推行过程中制造混乱。
李轩得知此事后,决定采取果断措施。他命人暗中调查这些权贵和朝中反对势力的勾结证据,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在这场改革与守旧的较量中,李轩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过人的智慧和果断的决策,逐渐占据了上风。但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随时可能面临新的挑战。然而,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怀揣着对大唐的无限热爱和对百姓的深深责任,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将咬牙坚持,带领大唐冲破重重难关,走向繁荣昌盛的未来。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