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全盘招认?_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李斯瞬间愣住,他从那抹笑意中,感受到了深不可测的意味。

“公子若有所托,臣但求能保其性命,愿效犬马之劳。”

嬴高淡然一笑。

“依大秦律法,你罪当株连九族。但国事纷扰,人才难得,我暂且留你一命,你若能立功赎罪,可免其家族之难。”

李斯心中一震,顿时领悟到嬴高的深意。

他志向非凡,或许早已布局至此。

先控制赵高,以防不测。

再拦截伪诏,以防篡位之谋。

最后以把柄牵制,把李斯招揽。

此等谋略,绝非沉迷声色之人所能筹谋。

李斯心中暗自佩服嬴高的智谋。

此人将来成就,必不弱于祖龙。

李斯恭敬的跪在嬴高面前。

“今后,臣唯公子马首是瞻。”

嬴高满意一笑,让李斯靠近。

低声部署了几句。

……

众人看李斯出来。

衣衫皱巴,老眼挂着泪珠,嘴角却勾起如春风的笑意。

与先前的摇摇欲坠截然不同,此刻的李斯如同蜕变新生。

“陛下驾崩,还有很多事待处理,诸位随本相入宫。”

……

始皇驾崩,文武大臣陆续而来。

等人到齐,李斯丢出鱼雷。

“中车府令赵高心怀叵测,假冒圣上遗诏,如今已全盘招认。”

什么?

文武百官无不瞠目结舌。

“怎么可能?”

“中车府令乃圣上心腹,怎敢假冒遗诏?”

“全盘招认?他麾下高手如云,何种手段能迫使他招供?”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祖龙刚刚归西,便听到这惊心动魄的消息。

李斯继续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本相推举二公子嬴高,为监国公子!”

文武听到这话,面面相觑。

几名重臣眉梢紧蹙。

“李大人,你没开玩笑吧?”

“高公子二十余载的行为,众人皆看在眼里,难堪大任……”

“高公子是否能够理解监国的意义,也是疑问!”

“他素来只知道沉湎酒色,不学无术,毫无治国之能,如何能担此监国之重任?”

殿内大臣们难以置信。

“李相莫非失去了理智?”

“李相,莫非二公子对你施加了压力?”

“尽管公子扶苏短期内难以返回,但我们还有在军中磨砺多年的三公子,文采横溢的四公子,哪个不远胜于二公子?”

“不错,二公子的才能,恐怕无法监国。”

“如今大秦正值危难之际,李相难道希望国家陷入更大的混乱?”

冯相沉思良久,才缓缓开口。

“我有一事不解,愿请教李相,何故竭力推举二公子监国?

依我国律例,陛下未立储君,自当由大公子扶苏继位。

大公子虽身在城北,但快马加鞭,几日即可返抵咸阳。

此时不急,不妨待大公子归来后再行商榷。”

大公子之才,众所周知,多年来坚守城北,劳苦功高。

而二公子的行事作风,恐难以胜任仁君之位。”

冯相的意思明白不过。

众多大臣都对嬴高监国持反对态度。

即使李斯身为左丞相,也难以令所有人臣服于嬴高。

李斯闻言,心头震撼。

这一切,都在公子高意料中。

“倘若二公子不具备成为仁君之资,那么整个天下已无人可担当此重任。

二公子的勇猛与智谋,本相亲眼见证,不容置疑。

冯相犹疑,不妨与我一同亲见二公子。

倘若他不如我所述,我愿自贬一级。

今后,仅剩你独揽相权。”

这话一出,众人无不震惊。

一个平日只知沉湎酒色、不学无术的公子,究竟有何德何能,让堂堂左相辩护?

冯相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如果大秦仅剩他一位丞相,必将永载史册,名扬后世。

整了整衣冠,冯相开口。

“既然如此,老夫便去会会公子高的才干。”

蒙毅想了想,道:“我也一块去。”

一直潜藏在暗处的黑影,不由为之一震。

将大殿发生的事,汇报给进入假死状态的嬴政。

嬴政再度怒发冲冠,肝火飙升!

如果不是动不了,怕是早已经跳起来杀人了。

朕突然驾崩,未留下关于未来储君的半句吩咐!

赵高岂能不知?

结果那厮伪造了狗屁遗诏?

混账东西!

就不怕我嬴政从九泉爬出来?

一群酒囊饭袋,竟敢捉弄朕。

还有那个李斯,究竟在搞什么鬼?

居然跟着老二瞎胡闹!

莫非他也想谋反不成?

呵,你们以为朕真的驾崩了么?

待朕重出江湖,首先惩治的便是你与老二,一群无耻之徒,早该伏诛。

侧殿。

嬴高端坐在椅子上。

他不想假冒遗照坐上皇位,而是打算循序渐进,令群臣折服。

先固内,而后图外。

“微臣李斯,携同右相冯绍、上卿蒙毅,参见公子。”李斯恭敬行礼。

冯绍二人却纹丝未动。

想不通李斯为什么对嬴高行君臣之礼。

原因何在?

这是在做样子?

毕竟,即使是公子子,见到丞相也得行礼问安。

今日怎么反常了?

古怪……

李斯就算想跟公子高胡闹,也不该如此周到细致。

嬴高抬头看向冯绍。

小老头虽然头发斑白,但双目炯炯有神,看起来异常精神。

根据历史记载,冯绍的成就很高。

不过格局狭小,对成就和名声过于看重。

所以胡亥登基后,要修建阿房宫,冯绍苦劝未能阻止,干脆自杀。

在嬴高看来,这是懦夫行为,因此对他并不看重。

不过,他毕竟是右相,还需要依赖他们在朝堂上巩固地位。

“怎么,两位权重一时的贤臣,此番驾临,莫非只是来看望本公子的?”

嬴高目光扫过二人,唇角挂起一丝淡笑。

冯绍:“李大人说二公子天赋异禀,真龙之资,臣等才疏学浅,有一事欲向公子请教。”

“但说无碍。”

嬴高早已做好准备。

“近期,各连遇干旱,民生饥荒愈发严重,国库空虚,公子对此有何高见?”

“募捐。”

冯绍皱眉,道:“公子此言,先皇早已有所指示,但苦于捐款寥寥。”

“设立功德碑,捐款千两即可载入功德碑,名垂青史。

商人地位低下,却家财万贯,此举一推行,必成效显著。”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