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还有第二个办法_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不过,还有第二个办法,推恩令!”

双管齐下!

推恩令是郡县制度的一种优化,将继承权调整为诸侯各子共同享有继承权。

继承者必须官降一级,防止贵族越来越多。”

掌握朝中重臣之心,非一日之功,嬴高心中自有定数,所以不急于一时。

冯绍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暗自思忖,说的好像很有理。

蒙毅见状,走上前道:“公子,我也有一个问题,大秦律法虽然严格,但为何还有人敢挑衅?”

“蒙大人是否考虑过,问题出在律法本身?”

蒙毅眉头紧皱。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在律法面前都应平等。

既然如此,律法怎会有问题?

“如果我下令诛灭你蒙家九族,你打算如何?”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蒙毅愿意和九族一同赴死!”

嬴高对蒙毅的回答并不惊讶。

蒙毅和蒙恬,一个主文。一个主武。

蒙恬在外指挥军队,蒙毅在内辅佐祖龙,经常同乘一车外出,或在内廷陪伴左右。

“冯大人,你也会这样做?”

冯绍表情紧张,紧闭双唇,握紧拳头。

抬头直视嬴高,严肃道:“法律是国家基石,必须严格执行。”

虽然祸不及家人,但秦国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一个人犯罪,株连九族,所以必须遵守。

嬴高叹息。

难怪始皇对李斯更器重。

冯绍在某些事情上的确缺乏灵活性。

“大秦律法严峻,却仍有胆大者公然挑战。

诸位仅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思考,却没有深究是否因律法本身。

律法应顺应时代之变而适时调整,不能一味地责怪百姓不遵法度。”

李斯在一旁默默点头,对嬴高的言论颇感认同,但也仅止于表面。

商鞅变法,在统一六国之前,确实适和那时局势。

然而在六国归一后,许多律法显得过于严酷。

因此,嬴高提出的改革主张理论上可行,但空谈易,实行难。

律法改革向来为国家之大事,为此牺牲的人不计其数,连商鞅也没能幸免。

冯绍冷哼:“公子的言论听起来简单,敢问律法改革应该如何着手?”

“律法应分为两类,一类适用于百姓,另一类适用于官员。”

蒙毅和冯绍面面相觑。

“大秦已统一六国,现在需要的是仁政治国,让百姓能安心生活,而非提心吊胆。

至于官员,贪污腐败者必须受到严厉惩罚!

战争结束,百废待兴,沉重的徭役和赋税让百姓无法喘息。

无路可走,必然反抗。”

“哼,儒家的老调重弹!公子大概不知道,对百姓行仁政,只会让他们更加无法无天。”冯绍嗤之以鼻。

蒙毅同样反对:“公子,你应该清楚,先帝极度反感儒家思想!”

嬴高无奈,这两个人显然脑袋一根筋。

“假设蒙大人偶有过失,其罪行仅限于个人,不累及亲属,这与株连九族相比,怎么选?”

“自然是个人负责。”

株连九族确实过于苛刻,若在两者间作出选择,他肯定倾向前者。

“冯大人,当前朝中贪腐成风,官员中饱私囊,倘若推行众人相互监察,揭露贪官污吏,试问朝堂之上的风气将会有何转变?”

嬴高转过头,望向冯绍。

冯绍想了想,道:“日益清正。”

话落,安静的针落可闻。

不可否认,他们被嬴高的言论打动,感到震惊!

民间有民间的法规,官场有官场的律例,这种观念他们前所未闻!

“嬴高公子,功德碑的推行,真的能募捐到钱财?”冯绍询问。

李斯在一旁倒抽凉气。

或许连冯绍自己都没察觉,语气已悄然缓和。

“不妨试试,实践方为检验真理的不二法门。”嬴高点头。

冯绍拱手:“多谢公子指教,臣即刻去尝试!”

“去吧。”嬴高挥了挥手,眼中闪过笑意。

蒙毅被冯绍的态度弄到懵逼。

不是在谈论律法么?怎么突然又说起功德碑了?

“蒙大人,关于改革,我即将着手施行,届时若有所不解,可以随时找我。”

冯绍走后,嬴高看向蒙毅。

显然是下定了决心要改革。

“是。”

蒙毅离去后,嬴高意图改革一事,很快传遍朝堂。

文武震惊。

“公子高果然胆识过人……”

“看来过去是我们小觑了二公子。”

“不错,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有赞美的,当然也有提出异议的。

“不过是个沉湎酒色的纨绔子弟罢了,能懂法?”

“笑话。”

“夸夸其谈谁都会,也不知是不是真有真材实料。”

这些官员先前多支持胡亥。

假死的嬴政听到暗卫汇报后,差点气活。

表明虽然无法反映,不过内心却怒火冲天。

“逆子!”

他恨不得立刻冲出去,将嬴高斩于刀下。

但是,他暂时动不了。

行啊,有点意思,朕倒要看看,老二能玩出怎样的律法来!

侧殿,只剩嬴高和李斯。

“大秦将成立新组织,锦衣卫,只服从我的号令,巡狩百官,确保咸阳安宁,指挥使陆小曼,将兼任朝堂御史之职。”

话落,一身着黑色锦衣的男人进来,跪在嬴高面前。

“锦衣卫指挥使陆小曼,见过公子。”

“小曼,此刻起,你指挥五千锦衣卫,肩负起守护咸阳城的重任。

监督文武百官,剪除六国余孽,务必彻底铲除。

若有突发紧急之事,可先斩后奏。”

“是。”

“李相,立刻停止修建阿房宫,选派两千技艺高超的工匠待命。其他人撤退至咸阳五百里范围内,等待指令。”

“是。”

李斯明白嬴高的意图。

阿房宫的修建,确实是给大秦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之前,祖龙征调近五十万劳工修建阿房宫。

仅生活费用耗费巨资,对大秦来说,入不敷出,最终受苦的是天下百姓。

今天,二公子刚掌握权力,就下令停建,正合李斯心意。

“近日天气酷热,父皇遗体,必须妥善安置,立即建造冰室,等皇陵修好后,再安葬。”

李斯点头。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