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千金一诺救流民_武周天工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林澈在边关凭借火器立下赫赫战功,获封五品中郎将,掌管军中器械制造。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动,他的声名如日中天,却也引来了诸多嫉妒与觊觎的目光。武三思等人暗中咬牙,谋划着如何打压这个崛起的新贵;而太平公主看着林澈日益增长的威望,心中既有欢喜,又多了几分担忧,她深知宫廷争斗残酷,林澈身处其中,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此时的长安,繁华依旧,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然而,在这盛世表象之下,却隐藏着诸多危机。边疆战事虽因林澈的火器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战争带来的创伤却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难民如潮水般涌向长安周边。

这日,林澈刚从军中回到府中,还未来得及换下戎装,便有下人来报,称太平公主求见。林澈赶忙整衣相迎,太平公主神色匆匆地走进大厅,还未坐下便急切说道:“林郎,如今城外流民越来越多,寒冬将至,他们缺衣少食,若不加以救助,恐怕会引发大乱。本宫虽有心相助,可公主府的物资有限,且朝廷各方意见不一,救助之事迟迟无法落实。”

林澈皱起眉头,心中满是忧虑。他在近代时,便深知民生疾苦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如今亲眼看到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更是感同身受。沉思片刻后,他说道:“公主,此事刻不容缓。我虽初涉官场,但也明白救民于水火乃是当务之急。依我看,我们可先从筹集物资入手。”

太平公主微微颔首,美目流盼间透着一丝无奈:“筹集物资谈何容易,那些朝中大臣们,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可一涉及到出钱出力,便都推诿不前。” 林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公主莫急,我有一计。我在军中时,与不少将领交好,他们大多出身行伍,对百姓疾苦有着深刻体会。我可修书一封,向他们求助,想必他们定会慷慨解囊。再者,我们可以利用我在制盐、火器研制等事情上的影响力,号召城中富商捐款捐物。”

太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轻轻握住林澈的手:“林郎果然足智多谋,只是如此一来,你怕是要费不少心思。” 林澈温柔地看着她,说道:“为了那些流民,为了大唐百姓,这些都不算什么。”

说罢,林澈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是修书给军中的几位好友,言辞恳切地说明了流民的困境,希望他们能伸出援手。随后,他又与太平公主一起,在城中举办了一场募捐宴会,邀请了长安城中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

宴会上,林澈身着一袭月白长袍,风度翩翩地站在台上,他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如今大唐边疆虽有小胜,但百姓却深受战乱之苦,无数流民在城外挨饿受冻。我们身为大唐子民,怎能坐视不管?今日,我与太平公主在此恳请大家,为这些可怜的百姓献出一份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我们共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台下众人听了林澈的话,纷纷交头接耳。有的人为林澈的大义所感动,面露动容之色;而有的则面露犹豫,显然是在权衡利弊。这时,一位身着锦袍的富商站了起来,拱手说道:“林中郎将,您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我等敬佩不已。只是这捐款一事,我等商人也需考虑自身利益。不知此次捐款,可有什么回报?”

林澈心中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兄台,您的担忧我能理解。此次捐款,朝廷定会铭记于心。日后,在商税、营商环境等方面,朝廷也会对积极捐款的商户予以优待。而且,您今日的善举,也会为您和您的家族积下莫大的功德,赢得百姓的赞誉。”

富商听了林澈的话,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林中郎将所言极是,那我愿捐出五千两白银,略尽绵薄之力。” 在这位富商的带动下,其他宾客也纷纷解囊,有捐钱的,有捐物的,一时间,募捐宴会气氛热烈。

经过一番努力,林澈和太平公主筹集到了大量的粮食、衣物和钱财。他们立刻组织人手,将这些物资运往城外的流民安置点。

安置点内,流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当他们看到林澈和太平公主带着物资赶来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是太平公主和林中郎将!他们来救我们了!”

“多谢公主!多谢中郎将!”

流民们纷纷跪地磕头,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林澈看着这些可怜的百姓,心中满是酸涩。他和太平公主指挥着士兵和志愿者,搭建帐篷、分发食物和衣物。

在分发物资的过程中,林澈发现一位老妇人怀中抱着一个孩子,孩子面色苍白,气息微弱。林澈赶忙上前查看,他发现孩子是因为饥饿和寒冷,已经陷入了昏迷。他心中一紧,立刻从怀中掏出自己的手帕,蘸了些热水,轻轻擦拭着孩子的额头,试图唤醒他。

“老人家,您莫要着急,孩子会没事的。” 林澈安慰着老妇人。随后,他从随行的军医那里拿来一些草药,让人熬煮成药汤,喂孩子喝下。

在林澈的悉心照料下,孩子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老妇人感激涕零,拉着林澈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中郎将,您真是菩萨心肠啊!若不是您,我这孙儿恐怕就没了。”

林澈看着孩子逐渐恢复血色的小脸,心中感到一丝欣慰:“老人家,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随着物资的分发,流民们的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林澈又组织人手,在安置点内开设了粥棚,每天定时为流民提供热粥。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在近代学到的卫生知识,指导士兵和志愿者们清理安置点的卫生,搭建简易的厕所,防止疾病的传播。

然而,救助流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安置点内人口众多,情况复杂,时常会出现一些纠纷和矛盾。有一次,为了争抢一点食物,两个流民差点大打出手。林澈得知后,立刻赶到现场,他分开众人,严肃地说道:“大家都身处困境,更应该相互扶持,怎能为了一点食物就动手?如今有吃的,大家就都能活下去,若因为争斗让别人有机可乘,那谁都别想好过!”

众人听了林澈的话,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林澈见状,语气缓和了下来:“大家放心,食物和物资我们会合理分配,不会让任何人饿肚子。但我们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活下去。”

为了让流民们能够自力更生,林澈和太平公主商议后,决定在安置点内开设一些工坊,教流民们一些手艺。林澈利用自己的知识,设计了一些简单的纺织机和农具,让流民们学习纺织和耕种。

“大家看,这就是新式的纺织机,用它织布,效率比以前高很多。学会了这门手艺,以后你们就可以靠织布为生了。” 林澈耐心地向流民们讲解着纺织机的使用方法。

流民们围在纺织机旁,好奇地看着这个新奇的玩意儿。在林澈的指导下,一些心灵手巧的流民很快就掌握了纺织的技巧。

“林中郎将,这东西可真是个宝贝!有了它,我们以后就不用愁没饭吃了。” 一位流民兴奋地说道。

在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努力下,流民安置点逐渐有了生机。流民们不再只是等待救助,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着新的生活。

然而,他们的善举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武三思得知林澈和太平公主救助流民,还在安置点开设工坊,心中嫉妒不已。他觉得林澈此举是在收买人心,妄图扩大自己的势力。于是,他暗中指使一些人在城中散布谣言,说林澈和太平公主打着救助流民的旗号,实则在暗中招兵买马,意图不轨。

谣言很快就传到了林澈和太平公主的耳中。太平公主气得柳眉倒竖:“这些人真是可恶至极!竟敢如此污蔑我们。林郎,我们该如何应对?” 林澈却显得很冷静,他轻轻握住太平公主的手,说道:“公主莫急,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行得正坐得端,无需理会这些谣言。而且,我们救助流民乃是为了大唐的稳定,相信陛下和朝中的有识之士不会被这些谣言所蒙蔽。”

果然,武则天听闻这些谣言后,并未轻信。她深知林澈在边关的战功,也了解太平公主的为人。她派人暗中调查,发现林澈和太平公主救助流民之事皆是真心实意,并无半点私心。于是,她下旨斥责了那些散布谣言的人,还对林澈和太平公主的善举予以嘉奖。

经过这场风波,林澈和太平公主救助流民的决心更加坚定。他们继续在安置点忙碌着,看着流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一日,林澈和太平公主在安置点巡视。一位流民走上前来,恭敬地说道:“林中郎将,太平公主,我们这些流民能有今天,全靠二位的帮助。我们无以为报,只能为二位祈福,愿二位福泽深厚,长命百岁。” 其他流民们听到后,也纷纷附和,一时间,祝福声在安置点内回荡。

林澈和太平公主相视一笑,他们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真诚和善良。在这冰冷的寒冬里,这份来自百姓的温暖,让他们心中充满了力量。

林澈看着太平公主,眼中满是深情:“公主,看到这些百姓的笑容,我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太平公主微微点头,美目流转间满是爱意:“林郎,若不是你,我恐怕无法做到如此。有你在我身边,真好。”

在救助流民的这段日子里,林澈和太平公主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他们携手面对困难,共同为百姓谋福祉,成为了长安百姓口中的佳话。然而,他们也知道,宫廷斗争的风暴随时可能再次袭来,而他们在救助流民过程中展现出的影响力,也让他们在这场政治漩涡中越陷越深。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守护大唐的百姓,守护他们所珍视的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民安置点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小型的城镇。流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开始了新的生活。林澈和太平公主看着这一片繁荣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林郎,我们终于做到了。” 太平公主靠在林澈的肩头,轻声说道。

林澈轻轻拥着她,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要为大唐做更多的事。”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映出长长的影子。他们的身影在余晖中显得如此坚定,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守护大唐、守护百姓的决心。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新的挑战正悄然逼近,武三思等人仍在暗中谋划着更大的阴谋,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也愈发激烈。林澈和太平公主又将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危机,他们的爱情又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