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自救助流民后,声名更盛,可朝堂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太平公主与他虽情比金坚,却也深知前路艰难,诸多势力对他们虎视眈眈。这日,林澈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言辞隐晦,提及白马寺近日将有一场关乎天下大势的 “天机之辩”,邀请他务必前往。林澈心中疑惑,与太平公主商议后,决定赴约一探究竟。
白马寺,这座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的古刹,历经数百年岁月洗礼,依旧庄严肃穆。寺前古柏参天,香烟袅袅,往来香客络绎不绝。林澈身着一袭月白长袍,头戴黑色幞头,腰佩铜制腰牌,混入人群之中。他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刚踏入寺门,林澈便瞧见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围聚了不少人。人群中央,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高僧正端坐在蒲团之上,面容祥和,眼神却透着几分深邃。在高僧身旁,站着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他身材魁梧,气宇不凡,手中摇着一把折扇,扇面上绘着一幅太极八卦图。
林澈心中一动,直觉告诉他,这两人或许就是这场 “天机之辩” 的关键人物。他挤过人群,来到前排,找了个位置站定。此时,那中年男子开口说道:“今日在这白马寺前,有幸与高僧共论天机。在下听闻,佛法讲究因果轮回,万事皆有定数。可依我看,这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又何来定数之说?”
高僧微微颔首,双手合十,缓缓说道:“施主,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天下大势,看似无常,实则皆在因果之中。就如这王朝兴衰,皆因人事而起,人事若顺天应道,则国富民强;若逆天而行,则灾祸连连。此乃天机,不可不察。”
中年男子冷笑一声:“高僧所言,太过玄虚。依我看,只要手握权势,便能掌控天下。这所谓的天机,不过是弱者用来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
林澈听着两人的争论,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人看似在辩佛法与天机,实则话里有话,背后恐怕隐藏着更深的政治意图。他忍不住开口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但在我看来,天下大势,既非全由定数,也非仅凭权势就能左右。”
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林澈。高僧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问道:“施主此言,倒是新奇。还望施主能详细说说。”
林澈拱手行礼,说道:“回高僧,在下以为,这天下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棋局,每个人都是棋子。而推动棋局发展的,并非只有所谓的定数和权势。科学知识、民生福祉,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拿农事来说,掌握先进的耕种技术,能让粮食增产,百姓富足;水利工程建设得当,可抵御水患旱灾,保一方平安。这些,不正是影响天下大势的关键因素吗?”
中年男子眉头一皱,不屑道:“哼,你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懂什么天下大势?这些奇技淫巧,如何能与权势相提并论?”
林澈不卑不亢地回应:“权势虽能带来一时的荣耀,但失去了百姓的支持,终是空中楼阁。而科学知识,能实实在在地改善百姓生活,让国家根基稳固。就像我在边关,利用火药制成火器,击退吐蕃大军,保卫了大唐百姓。这难道不比空有权势更有意义吗?”
高僧微微点头:“施主所言极是。佛法也倡导普度众生,而改善民生,正是普度众生的一种方式。科学知识与佛法,看似不同,实则殊途同归,皆为让世人离苦得乐。”
中年男子脸色微变,正欲反驳,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位老者。老者身着一袭黑袍,白发苍苍,眼神却极为犀利。他看了看林澈,又看了看中年男子和高僧,缓缓说道:“三位的言论,各有千秋。但这天下大势,如今已到了关键节点。武氏掌权,李唐旧臣蠢蠢欲动,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在这乱世之中,究竟谁能顺应天机,拨乱反正,还天下一个太平?”
林澈心中一震,他听出老者话中深意,忍不住问道:“敢问老先生,依您之见,谁才是顺应天机之人?”
老者微微一笑,目光越过众人,望向远方:“天机不可泄露。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能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者,方能得民心,进而得天下。”
林澈沉思片刻,说道:“老先生所言,让我茅塞顿开。在这宫廷政治斗争之中,我们时常迷失方向,却忘了最根本的是百姓。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中年男子却冷哼一声:“说得轻巧,这朝堂之上,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哪有那么容易?”
老者看了中年男子一眼,说道:“正因为艰难,才更显珍贵。若只知追逐权力,不顾百姓死活,即便一时得势,也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此时,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洒在白马寺的殿宇之上,映出一片金黄。这场 “天机之辩”,也在众人的沉思中暂告一段落。林澈深知,今日听到的这些言论,绝非偶然,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或是转机。
离开白马寺后,林澈径直回到府中,将今日的所见所闻告知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秀眉微蹙,沉思片刻后说道:“林郎,此事恐怕不简单。那中年男子和黑袍老者的身份,我们必须尽快查清。这背后说不定与武三思等人有关,他们或许又在谋划什么阴谋。”
林澈点头道:“公主所言极是。我总觉得,今日这场‘天机之辩’,像是有人故意设下的局,意在试探各方的态度。我们必须小心应对,切不可落入他们的圈套。”
就在林澈和太平公主商议对策之时,另一边,武三思正与几个亲信在密室中谋划着什么。武三思面色阴沉,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今日在白马寺,那个林澈竟然敢当众反驳我安排的人。他最近风头太盛,若不加以打压,日后必成大患。”
一个亲信谄媚地说道:“大人,不如我们找个机会,暗中除掉他?”
武三思冷笑一声:“没那么简单。林澈如今深得太平公主信任,又在边关立下战功,朝堂上也有不少人支持他。若是贸然动手,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我们需从长计议,先想办法削弱他的势力。”
另一个亲信献计道:“大人,我们可以在他救助流民的事情上做文章。散布谣言,说他私吞救济物资,意图谋反。这样一来,既能抹黑他的名声,又能让陛下对他产生怀疑。”
武三思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此计甚妙。但要做得天衣无缝,不能让太平公主和林澈抓到把柄。”
与此同时,林澈也在积极准备应对之策。他深知,在这宫廷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他开始暗中联络朝中的一些忠义之士,组建自己的势力。这些人,有的是在救助流民过程中结识的,有的则是钦佩他在边关的战功而主动投靠。
几日后,长安城中突然传出谣言,说林澈在救助流民时,私吞大量物资,中饱私囊。谣言迅速传开,百姓们议论纷纷,朝堂之上也有人开始对林澈产生质疑。太平公主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立刻找到林澈商议对策。
林澈却显得很冷静,他安慰太平公主道:“公主莫急,这显然是有人故意造谣,想要抹黑我。我相信,清者自清,只要我们把事情查清楚,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太平公主看着林澈坚定的眼神,心中稍安:“林郎,我相信你。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找出幕后黑手。”
林澈点头道:“我已经派人去调查了。这些谣言来得如此突然,背后肯定是武三思等人在捣鬼。我们就将计就计,顺着这条线索,揪出他们的狐狸尾巴。”
林澈一边安排人手调查谣言的源头,一边着手整理救助流民时的账目和物资分配记录。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问心无愧。同时,他还发动那些受过他救助的流民,让他们站出来为自己作证。
流民们得知林澈被污蔑,纷纷义愤填膺。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来到朝堂外请愿,为林澈鸣不平。“林中郎将是好人,他救了我们的命,怎么可能私吞物资!”“请陛下明察,还林中郎将一个清白!” 百姓们的呼声此起彼伏,引起了朝堂上下的震动。
武则天得知此事后,下令彻查。武三思本以为这次能借此机会扳倒林澈,却没想到事情反而朝着他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调查结果很快出来,林澈救助流民的账目清晰,物资分配合理,并无任何私吞的迹象。而那些谣言的源头,也逐渐指向了武三思的亲信。
武则天大怒,严惩了那些散布谣言的人,并对武三思进行了严厉的斥责。武三思心中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这次的阴谋不仅没有得逞,反而让林澈在百姓和朝堂上的威望更高了。
经此一役,林澈和太平公主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武三思等人的阴险狡诈。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充满了挑战,但他们毫不畏惧。在这宫廷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他们携手共进,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解危机。而林澈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在朝堂上独当一面的人物,为日后辅佐李隆基上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