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股份公司_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68read.cc

李明的几句话,满怀敬意地说的诚恳而实际,赢得到几位大领导大大的欣赏,都在心里赞赏这个小家伙太会做人,将来的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

李明讲话之后,满座哈哈大笑,气氛特别的轻松随和起来。

常厂长说:“在淅东和小黎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十分地欣赏他的人品。当时我就想,能够培养出这样好青年的地方领导,一定是贤明的领导!刚才小李的讲话证明了我的猜测是对的。

黄书记、魏县长,张局长:你们不愧是人民的好干部,好带路人。我真诚地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黄书记、魏县长,张局长得到市级厂长的衷心赞扬,非常地开心。黄书记说:“常厂长:你不远千里,为一个私营企业送货,这种公仆作风,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辈好好学习!”

宾主交谈甚欢。李明觉得提出办股份公司的机会到了,就恭敬地微笑着说:“各位领导,我是个不知满足,得寸进尺的人。趁着你们都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魏县长从李明刚才的讲话里已经看出这个小伙是个非常懂得分寸的人,既然有话要说,必定是很重要的事,便笑道:“小鬼头,想说什么就说,大可不必先来个‘不知当说不当说’?”

李明红着脸说:“好,那我就直说了:你们都知道,我这个公司的真正老板是淅东的汪老板。汪老板的情况你们不知道,我先介绍一下。

汪老板是女性,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首都商学院的高才生,硕士学历,是个经济专家。毕业后在省银行工作,曾是省银行的中层干部。”

李明停顿了一下,看看黄书记、魏县长、张局长都听的很认真,才继续说下去:“汪老板志不在做官,而是醉心于商界,立志在商界做出一番成就,体现人生价值。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她辞掉尊贵的中级金融干部的职务,到淅东批发市场,做了一个摆摊的摊主,决心为工厂推销积压产品。

当然摆摊只是她从商的第一步,赚到第一桶金之后,接下来她就要成立股份公司,逐步建立她的商业帝国,为商品流通出一分力。

但是,天妒英才,正当她要大展拳脚的时候,老天给了她一个几乎是难以治愈的绝症——尿毒症。壮志未酬身先衰,这种情况是悲壮的,令人心痛的,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汪老板与我交谈时,颇有英雄迟暮的感慨。

汪老板自从在医院见到了我之,与我只有三四次简单的交谈,但我们就都有了知音之感,因为我有和她同样的志向。

我和她不同之处在于,我文化少,商业知识缺乏。但是我有一个长处,那就是身体好,年轻,正是王老板所缺的。王老板灵机一动,就有了一个想法:用我的体力、她的智力紧密结合起来,完成她未竟的事业,实现梦想中的壮志宏愿。

具体做法是她出钱、出知识,我出力,干实事,一步一步地实现她的愿望。

她说:我们的经济必然要走‘股份有限公司这条路,只有办有限公司才能越走越宽,前途无量。

世界上发达国的工、商界都是这么干,我们国家也开始在这么干了,吉昌公司接下来也应该这办股份有限公司。”

李明的话使这些大干部象听讲神话故事一样,听得津津有味,谁也没说话,津津有味地听下去。

李明见大家都在听他说,胆子就更大了,继续说道:“汪老板告诉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特点……“

李明借硕士学历的王霭之名把股份有限公司知识全部作了详细叙述说了出来。

接着继续说:“汪老板说,吉昌公司的最好结构是有当地国有单位参股。她的意思是她现在出资六百万,我出资两百万。她与我拿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县银行或其他单位出资二百万,拿百分之二十股份。

以前我觉得国营单位怎么会与我们这些老百姓合资办股份公司呢?但是,经过这几天的生意,我发现,县银行若能加入吉昌股份公司,有百利而无一害。

怎么说呢:一,经济效益可观,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一个月的利润不会少于十万,对于地方财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来源。

一,有了县银行的参予,规模就能扩大很多,批发公司规模扩大,对当地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有当地银行参股,经营范围就可以扩大到各个领域,如仓储,运输……都可涉足。

我在这里口头申请,将吉昌公司办成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是口头提出,就是先要得各位领导的同意,我再写书面申请。如果领导不同意,就不必多此一举,只能暂缓一步,等到了王老板所说的‘大潮马上就会来临’,那时候再申请办股份公司。”

黄书记、魏县长、张局长听了李明的话,都觉得这话里的信息量太大,一时不好表态。

黄书记说:“小李说的是件新鲜事,以前我们都没接触过,容我们考虑一下,我得回家把上级的有关文件重新深入学习,将文件的精神实质领会透彻,再回答你。”

常厂长却是一脸兴奋:“小李,我在部委的干部学习班已经学习了这件事,开始对这个新鲜事物也不理解,以后理解了,但还不是很透,现在有了你的这件实事作注解,我就完全明白了。

小李,如果你们县里同意你办股份公司,我湘州针织厂申请入股,请你一定要考虑我的请求。”

黄书记,魏县长看到常厂长对办股份有限公司很感兴趣,就知道这个新生事物一定是有意义的。

魏县长笑道:“小李,耐心等待一会,这几天内就会给你答复的。”

黎明说:“不着急,我只是要趁领导都在的机会说出来,以后就怕很少碰到这样难得的好机会了。”

会谈的气氛很融洽,但在融洽的后面,个个的心情也是很沉重的,关于股份制有限公司的事,震撼了每个人的心。

李明在这个时候把话题说明了,领导会不会批准很难说,毕竟这样的事是第一次听说,而且是他这个个体户提出来的。李明的前世记忆里,是一年以后的事,这个时候还没提出来,所以也没抱有太大的希望。

但是,这是汪霭一生中的追求,李明不想看到她失望的眼神,如果能成为天下先,早一年成立起这个股份公司,促成汪霭的心愿,汪霭心情大好,对康复身体大有好处。

李明只想尽全力做成这件事,成不成就看天意了。

常厂长在部委里开会时,听过一位大学教授讲课,就提到了股份有限公司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子,但毕竟上面还没有下红头文件。刚才也不知什么原因,居然不经思考地就申请加入吉昌股份有限公司,仅仅是凭对李明的个人的好感?有这种成份,好像是也不全是。

黄书记、魏县长是马上就要做决定的人,两人的责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搞惯了国营、集体经济,突然发展个体经济,就石破天惊了,再来个股份制有限公司,办得办不得,实在是吃不准。

几个人各有心事,虽然嘻嘻哈哈,热热闹闹的,但人人都有心事。吃饭的时候,一桌子好菜,大家都没吃出味道来。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