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乡里大集,林川起了个大早。
下午的盘炕头他是赶不上了,二大爷说了:
“川儿啊,你放心去赶集,回来让你瞧瞧,什么叫上官屯老牛家的手艺!”
据说牛百岁当年给县衙盖过房子,不知道真假。
反正这老头挺有见识,抗战时期就把大儿子送去部队打日本鬼子,解放后,大儿子因伤退伍,在一家县城工厂当领导,全家人都跟着沾光。
可惜,养出了牛大力这么个丢人现眼的玩意儿。
早上四点多,林川和周铁柱就拉着野猪出了门,那张阴干的山狸子皮也带上了。
野猪是分割好的,骨头剁成块,猪肉也切成块,用草绳串上,一串肉一斤,就当猪肉卖,一斤五毛钱,这样还能卖得快些。如果换成粮票的话,一串猪肉能换三斤粮票,全国粮票的话,就是两斤。
现在的物价,听着有些低得吓人,都是几毛一斤,几分一斤。
可要是换算成工分,一天10个工分,也就是两三毛钱。
一年累死累活下来,才挣几十块。
这就是农村生活的现状。
……
东北人对大集,有一种不解的情愫。
不管刮风下雨,打雷下雪,都阻挡不了东北人赶大集的热情。
这一趟走了将近三个小时,等到了大集,已经是人声鼎沸。
虽然远没有后世丰富,但也超出了林川的想象。
原以为大集上的商品会很短缺,没想到,种类丰富,也称得上琳琅满目。
最多的是冻货。冻梨、冻柿子最常见,还有冻鱼、冻猪肉、冻牛肉。
黄米面和糯米面做的粘豆包,大馒头、花卷和窝窝头,还有高粱米粥、玉米碴粥。
种类最少的是蔬菜,只有大萝卜和白菜,再加上土豆、酸菜、雪里蕻。
不像后世的大集,什么反季节蔬菜都有。
生活用品区,不过就是些搪瓷杯、铁锅、铜壶、手工制作的炭火盆等等。
野味区倒是让人大开眼界。这个年头没有禁猎,熊爪、鹿角都能买到,不过最多的还是山鸡、野兔、狍子肉等常见的野味。
林川有些感叹。
1955年开始,国家开始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在完成国家统购任务后,农民可以在大集上,出售剩余的粮食,以调剂余缺。
没想到大集上,竟然会这么热闹。
他的摊位摆在大集的尾巴处,没办法,他是新来的,里面的摊位人家早花了钱。
交了三分钱的摊位费,林川把扒杆放下。
“哎,兄弟,你咋跟这儿卖肉呢?”旁边的摊主凑过来问道:“卖肉的不是在那边吗?”
这是个戴着狗皮帽子、浓眉大眼的小伙,看着跟林川差不多岁数。
“我第一次来,不知道啥规矩。”林川笑道。
“第一次来啊?怪不得……”小伙笑起来,低声道:“这边是黑市啊。”
“啊?这是黑市?”林川一愣。
这才注意到,周围的摊上,摆的可是什么都有。
卖烟的,卖佛像的,卖古玩的,卖狗的,卖粮食的……
而这个小伙的摊位上,则摆了一把日本军刀。
“黑市跟大集怎么在一块呢?”林川纳闷道:“有啥区别?不都是卖东西?”
小伙解释道:“现在农民家里东西多,出来卖点没啥,你要是做生意,那可不行。”
“你这是……”林川指了指他摊位上的那把刀。
“我爹的,我偷出来卖卖看。”小伙笑了笑:“卖了钱,给自己买把枪。”
“枪?”林川来了兴趣:“哪有卖的?”
小伙没有回答,上下打量了他几眼:“你也不像本地人啊,怎么摆摊卖肉?”
“你不也是外地人?”
林川听他的口音,像是山东人,便笑着说道:“我上山打的野猪,寻思着换点粮票啥的?”
“粮票?那你……”
小伙还没说完,只听见旁边有人问道:“这个皮子怎么卖啊?”
两人转过头,只见一个中年人指着林川摊位上的山狸子皮,问道。
“你开个价吧。”林川也不太清楚行情,便开口道。
那人纳闷地看了他一眼,蹲下来,摸了摸皮子:“山狸子皮?”
“嗯呐。”林川点头道:“你给个价,差不多就卖了。”
“五块钱。”那人开口道。
林川想了想,五块钱好像还挺多,刚要答应,只见旁边小伙一把拽住他,冲那个中年人笑道:“大哥,不卖了啊,不卖了。”
“啥意思啊?不卖摆什么摊?”中年人骂骂咧咧地站起身来,转身走开。
“咋啦?”林川不明白这小伙为啥拦他。
“哎呀兄弟,我看你这大脑袋也不是做生意的料。”
小伙无可奈何道:“我还是带你去国营供销社吧,卖了钱要是比刚才高,你给我抽水,行不?”
一直坐在旁边的周铁栓忍不住笑出声来。
“行。”林川点了点头。
抽水就是提成的意思。
反正他也是在摸门路,既然有人要带他去供销社,说明他熟悉这里的门道,给点抽水就给点,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小伙收拾了东西,就带着林川和周铁栓往大街走去。
路上,两个人互相介绍了自己。
这小伙名叫赵四海,全家跟着父亲来大兴安岭戍边垦荒,平日也就住在军垦农场里。
听到他是军人子弟,林川倍感亲切,心里的戒备也消散了大半。
赵四海对大兴安岭不太熟悉,听林川说他和身后的大侄子两人打了两头野猪,顿时两眼放光,舔着脸问下次进山能不能带他去,体验体验在深山老林打猎的感觉。
林川只是笑了笑,也不答应,也不拒绝。
这种今天见了明天就不知道在哪儿的关系,只当是嘴上说说。
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供销社门口。
赵四海让林川在外面等会儿,转身进了供销社,没多久,便带了个人出来。
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
“这是供销社的赵社长,我二叔。”赵四海介绍道:“这位是林川,我哥们。”
“赵叔好,叫我小川就好。”林川赶紧上前一步,伸出手去。
甭说别的,就冲着供销社长这个名头,他也得跟对方搞好关系。
“好好,四海啊,你介个朋友,长得挺好哈!”
赵社长一口山东方言,笑着握了一下林川的手,低头看向扒杆上的野猪肉和山狸皮。
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俺滴娘哎,介么些好东西啊?”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68read.cc